...张景岳以医术着声于明万历、天启间,所辑《类经》暨《景岳全书》二种,流播宇内殆遍,惟《质疑录》一帙,虽已为东海石氏所刊,而人间见者甚少。其书于古名家,若刘、李、朱、张辈,所言稍有偏,着必加辩正。盖恐后之不善读者,守其一说,未得化裁之用,而因...
...《梦梁录》南宋吴自牧著。成书于南宋末年,叙述整个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浙江杭州)情况,而尤详于淳至咸淳之间(1241—1274),其中记录了不少关于民俗和民艺的材料。梦粱录 目录◎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序 录 神农氏作赭鞭、钩制,从六阴阳与太一(乙),升五岳。四渎土地所生,草、木、石、骨、肉、虫、皮、毛,万种千类皆鞭问之。则检其能主治,当其五温冷。故小品方》转引“《桐君》说”。 编者注:正文仿宋体为《桐君采药录》辑佚文,宋体为著者说明。...
...《太玄论·太玄总例引》苏洵 吾既作《太玄论》,或者读扬子之书未知其详,而以意诘吾说,病辞之不给也,为作此例。凡雄之法与夫先儒之论,其可取者皆在。有未尽传之己意,曰姑观是焉。盖雄者好奇而务深,故辞多夸大,而可观者鲜。始之以十八策,中之以...
...以后又写了《麒麟阁》、《千钟录》、《太平钱》、《牛头山》、《眉山秀》、《两须眉》、《清忠谱》、《万里园》(以上皆见《古本戏曲从刊》)等,合计共为三十二种,在国内能见到的不到二十种。他还精于曲学。顺治末年,他曾在徐于室、钮少雅《北九宫谱》原稿...
...历下解子镜,高士也。博学工诗,雅好古文,不作时艺。生平慕蒲留仙之为人,因仿其笔墨,作《益智录》一书。其文光怪陆离,其词清新俊逸。其写情则缠绵悱恻,其演义则慷慨激昂。其论忠孝也,则易感发人心;其谈节烈也,则可维持世道;其搜神谈鬼也,则能新人...
...欧阳文忠公与尹师鲁议分撰。后师鲁别为《五代春秋》,止四千余言,简有史法。而文忠卒重修《五代》,文约而事详,褒贬去取,得《春秋》之法,迁、固之流。 太宗锐意文忠。太平兴国中,诏李�、扈蒙、徐铉、张洎等门类群书,为一千卷,赐名《太平御览》。又诏...
...诸戚友仍赠金劝驾,聂复治装而赴。既入场,下题后顿觉困倦,坐睡号中,梦一人服明朝衣冠,向聂曰:“先生困乎?题如不甚对手,仆有全场文诗,可悉录之。”既醒,文诗犹在手中,遂录而领乡荐。因设帐京师,以俟会试。及期,入场后复梦前人赠以文诗,录之而举进士...
...故态矣。予至是,益信经方,然以家君子期望予摄取科名,未暇尽瘁研究。自甲辰礼闱后,诏罢科举,家君子亦于是年弃养,然后流览《伤寒》《金匮》全文,予年已三十有八矣。嗣是以来,慨然兴救世之志,然其端实起于家庭:用大剂附子理中,则自先母邢太安人病洞泄始...
...余辑《楹联丛话》,多由朋好录贻,而巧俪骈词,亦往往相连而及。余谓是对也,非联也。语虽通而体自判,因别载而存之箧。衍积久裒,因复搜取说部诸书及前后所记忆,汇次成帙。昔宋人诗话,喜言巧对,然不过数联而已。其专以对语成书者,始于隋杜公瞻之《编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