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曰《法言》。《法言》文多不著,独著其目: 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撰《学行》第一。 降周迄孔,成于王道,终后诞章乖离,诸子图微。撰《吾子》第二。 事有本真,陈施于亿,动不克咸,本诸身。撰《修身》第三。 芒芒天道,在...
...,令人久醉健忘。(出《酉阳杂俎》) 鸱鸟,相传鹘鸟生三个雏鸟其中一个就是鸱。肃宗的张皇后很专权,每次送上酒来,常常用鸱鸟的脑子和在酒中,喝了让人长时间醉酒并健忘。 又 世俗相传,鸱不饮泉及井水,唯遇雨濡翮,方得水饮。(并出《酉阳杂俎》) ...
...筵辉丽璧,乐暢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第六: 昭昭上帝,穆穆下临。礼崇备物,乐奏锵金。兰羞委荐,桂醑盈斟。敢希明德,聿罄庄心。 第七: 钅尊浮九醖,礼备三周。陈诚菲奠,契福神猷。 第八: 奠璧郊坛昭大礼,锵金拊石表虔诚。始奏《承云》娱帝赏...
...至“三年”。○正义曰:此一节论事亲事君及事师之法,臣子著服之义,各依文解之。○注“无犯”至“几谏”。○正义曰:据亲有寻常之过,故无犯。若有大恶,亦当犯颜,故《孝经》云“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是也。《论语》曰:“事父母几谏。”是寻常之谏也...
...黄帝始。 《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周本纪》第四,《秦本纪》第五,《始皇本纪》第六,《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吕后本纪》第九,《孝文本纪》第十,《孝景本纪》第十一,《今上本纪》第十二。《三代世表》第一,《...
...注意近臣,召入翰林,充侍讲学士。初授谏议大夫,续换中书舍人。侍游蓬莱池,延问大义。退而进《六经法言》二十篇,优诏答之,赐以金紫。寻迁权知兵部侍郎知制诰翰林侍讲史馆修撰。 长庆四年春,敬宗践祚,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尤所钦倚。内署...
...卷三(起四月,尽五月) 夏四月乙巳,上御宣政殿册皇太子。册曰:“建储贰者,必归于冢嗣;固邦本者,允属于元良。咨尔元子广陵王某,幼挺岐嶷[68],长标洵淑,佩《诗》《礼》之明训[69],宣忠孝之弘规。居惟保和,动必循道;识达刑政,器合温文。...
...亂第三 景公舉兵欲伐魯,問于晏子,晏子對曰:「不可。魯好義而民戴之,好義者安,見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義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嬰聞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國,政足以和其民,國安民和,然後可以舉兵而征暴。今君好酒而辟,德無以安國,厚藉...
...去。后十七日,楚王薨,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死士侠刺之,投其首于棘门之外;于是使吏尽捕诛春申君之家。太子立,是为幽王。 扬子《法言》曰:或问:“信陵、平原、孟尝、春申益乎?”曰:“上失其政,奸臣窃国命,何其益乎!” 王以文...
...卢遮那藏第二出与大乘同性经同本见大周录永隆元年于东太原寺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一卷(第三出与元魏菩提留支所出无字宝箧经等同本见大周录永淳二年于西太原寺归宁院译)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一卷(第四出即与次前离文字经同本日照重出) 大方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