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实传变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阴阳应象大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器。九窍者,五脏之官也,皆得胃气,乃能通利。通评虚实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35.htm

圣济五脏诸咳嗽_医学从众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甚则咳涎。五脏之咳,久而不已,乃传六腑;六腑之咳,内经之详矣。杏子汤(圣济)治咳嗽昼减夜增,不得眠,食即吐逆。杏仁(去皮尖) 半夏 桑白皮 白蒺藜 百合 麻黄(去根节) 柴胡 白石脂 款冬花 枳壳 肉桂(去粗皮) 紫菀 旋复花 ...

http://qihuangzhishu.com/738/19.htm

孟承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覃怀。河南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医游于灵邑,与乔树焘常共医理。尝手订伤寒点精(或作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两卷。编次遵柯琴之例,注释则汇萃名家精,参以己意,为之阐发校正。...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826.htm

本草思辨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四卷。清·周岩撰。刊于1904年。本书主要根据张仲景立方之义,就伤寒杂病所涉128种药物的药性进行了讨论。认为仲景用药皆本神农本草经,故神农本草经等书是经典,不能轻易改动。却对李时珍、刘若金、邹润安、徐大椿、陈念祖...

http://qihuangzhishu.com/166/545.htm

本草思辨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四卷。清·周岩撰。刊于1904年。本书主要根据张仲景立方之义,就伤寒杂病所涉128种药物的药性进行了讨论。认为仲景用药皆本神农本草经,故神农本草经等书是经典,不能轻易改动。却对李时珍、刘若金、邹润安、徐大椿、陈念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39.htm

医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源流 内伤大要 湿气 卷下 燥气 张仲景伤寒论 女科 儿科 用药大要 医宜识字 跋(张) 跋(周)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uan/index.html

五脏化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五液与五脏的功能活动、经脉所过或开窍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张志聪素问集注:“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因此,五液分泌的异常,可作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48.htm

虚损、虚劳、痨瘵之别_虚损病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综观虚损之古文献,自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和难经之五损始,内经难经可谓辨劳、损之鼻祖。至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首立虚劳之病。隋·巢元方之诸病源...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7-5.html

五脏--心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因此,认知、情感与意志是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方面。 中医理论对心理活动的认识,主要反映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两方面,并认为五脏均参与人的心理活动。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43.html

五脏五味补泻_痰火点雪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李氏曰∶甘缓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时而迭相施用者也,温凉寒热四时之本性也,其于五脏补泻亦迭相用也。此特洁古张氏因素问饮食补泻之义,举数药以为例耳,学人宜因意...

http://qihuangzhishu.com/752/136.htm

共找到470,7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