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三首选一)作者:魏源(清代)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
...是对开元以后音乐、歌舞、俳优、乐器等问题的考证,并录有歌舞艺人,可考知有唐一代音乐体制的变化,是研究唐代后期礼乐制度、音乐、舞蹈、戏曲发展轨迹的宝贵资料,可补《教坊记》之不足。在“唐时乐制,绝无传者”的情况下,该书被《唐书》、《文献通考》、...
...一、文献整理研究 中医药学典籍,先秦到两汉时期已经相当丰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经典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或注释阐发。 (一)吕广注《八十一难经》 三国时吴国赤乌年间...
...明主知,...查看全文... 题吴通微主人作者:钱起(唐代) 食贫无尽日,有愿几时谐。长啸秋光晚,谁知志士怀。...查看全文... 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作者:薛据(唐代)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查看...
...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闻夜啼赠刘正元》 原文如下: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 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赏析 诗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第一句是说,想要寄送哭泣的泪水,就必须寄黄河的水,因为这里面的幽怨声响彻天地,把自己的思乡...
...部位名。即俗称胳肢窝,肩臂内侧交接处。《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灵枢·骨度》:“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殗殜古病名。即骨蒸、传尸之异名,或指传尸之初起不甚者。(均见《外台秘要》卷十三)王焘谓:“...
...校勘本的主要底本。 孔广森(1752—1786)在其题为《大戴礼记补注》的注释本中有一份分析文本内容的表。它有用地总结了《大戴礼记》每一篇文字中[与其他]文本相似之处以及其资料来源。此本收入《畿辅丛书》和《丛书集成》。孔注的另一版本附王树柟...
...矣。《书》止一篇,《周礼》乃六篇,文异数万,非《书》类是则然矣。但《周礼》六官实本於《周官》,《周官》举其凡,《周礼》详其目,则郑众之说,未得为失。而其大可疑者,则邦土、邦事之不同也。《馆阁书目》:“按《艺文志》谓之《周官经》,此《礼器》...
...又命窦俨、吕夷简、陶�、王随、宋绶之属相继为之。 南郊祀昊天上帝八首(翰林学士窦俨撰): 降神用《高安》(一章八句), 皇帝亲行用《隆安》(一章四句), 奠玉帛用《嘉安》(一章四句), 奉俎用《丰安》(一章四句), 酌献用《禧安》(一章四句...
...余平时披览《聊斋》一书,见其心神所注,实关风会,未尝不拍案惊奇,赏其寓之善藏也。不意留仙先生于此书尚未著毕,而竟归诸梦寐,其所行于后世者,仅过半耳。惜无人焉起而续之,以成先生志也。时咸丰五年,余自历下归,路经黄台山,闻有书声出自庙堂,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