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译文及注释

...·襄公二十一年:“子盍诘盗?”论语·颜渊:“盍彻乎!”国语·晋语一:“盍杀我?”孟子·梁惠王上:“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玉篇:“盍,何不也。”这里用为“何不”之意。 3.党:周礼·大司徒:“五族为党。”注:“百家辨...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233.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解析

...“道性善”和“称尧舜”是孟子思想中的两条纲,而这两方面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道性善”就是宣扬“性善论”。“性善”的正式说法,最早就见于这里。所以,本章还有重要的思想史资料价值。当然,从“性善”的内容来看,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41.html

前汉记原文_史书_【文学360】

...1、前汉记序(原文) 2、孝平皇帝纪原文-出自前汉记 3、孝哀皇帝纪下原文-出自前汉记 4、孝哀皇帝纪上原文-出自前汉记 5、孝成皇帝纪四原文-出自前汉记 6、孝成皇帝纪三原文-出自前汉记 7、...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358.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解析

...兼善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45.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读解

...怎样行善?怎样以身作则?孟子接着在本章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案。孟子要求统治者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为人民百姓制定恒产,这就是一种最佳行为方式。孟子曾对齐宣王谈过这个问题(见梁惠王上第七章),孟子认为人们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50.html

虞书原文-出自尚书_尚书_【文学360】

...58、益稷原文-出自尚书虞书 59、舜典原文-出自尚书虞书 60、尧典原文-出自尚书虞书 61、皋陶谟原文-出自尚书虞书 62、大禹谟原文-出自尚书虞书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032.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说:“西施美人被蒙上了不洁净的东西,那么人们路过她身旁时都要掩鼻而过。虽然有很丑恶的人,但他斋戒沭浴,也是可以参加祭祀上天的仪式的。”注释 1.西子:指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西施,这里泛指美人。 2.齐:通“斋”。诗"召南"采蘋...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82.html

淮南子原文_古典文学_【文学360】

...1、要略原文-出自淮南子 2、本经训原文-出自淮南子 3、精神训原文-出自淮南子 4、览冥训原文-出自淮南子 5、时则训原文-出自淮南子 6、墬形训原文-出自淮南子 7、天文训原文-出自...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682.html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_孟子集注

...凡十四章。自第二章以下,记孟子出处行实为详。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属也。地利,险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40.html

说苑原文_儒家_【文学360】

...1、贵德原文-出自说苑 2、立节原文-出自说苑 3、建本原文-出自说苑 4、善说原文-出自说苑 5、反质原文-出自说苑 6、修文原文-出自说苑 7、辨物原文-出自说苑 8、杂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684.html

共找到538,0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