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牵强附会。如“无上函”杂入易经、洪范,“正法函”又附入《东垣十书》等,重出互见亦不少。但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籍专门目录书,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医藏书目》成书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清初,其孙殷观国在补刊《疹子心法》一...
...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能是卷轴装。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欧阳修《归田录》也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雕版印刷普及以后...
...《尉缭子》,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科举必读的兵学教材。关于该书的真伪、作者、成书年代和书的归类,历来争议颇多,至到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尉缭子》残简后,才充分证明其并非伪书。对于它的作者...
...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十药神书注解》等十六种。陈氏著作浅近易懂,大多切于实用,故流传甚广。此外尚有名为《陈修园...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的故事早就在民间传诵。南宋时,王的《东都事略》等,书已有零星记载。宋末遗民龚圣与作有《宋江三十六赞》;无名氏的《大宋宣和遗事》记述了宋江等人的事迹。元代有25种水浒题材的剧目,...
...《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何为“龙文”?原来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而叹曰∶张氏其《素问》之功臣乎,暑证之阶,舍此奚复他求乎?然亦时有未尽,愚诚谫陋,敢取诸家精当之言,附益于后,犹惧学人之难跻也。又自伸鄙意以释之,凡正其讹谬,补其脱略,仍浓为二卷,目之曰《增订伤暑全书》。冀始学人,有以见暑证之要焉,俾由鄙意...
...神农药,古方盛用,而今人罕知也。【附方】旧五,新七。小儿胎寒,腹痛汗出︰用衣中白鱼二七枚,绢包,于儿腹上回转摩之,以愈为度。(《圣惠小儿撮口︰壁鱼儿研末。每以少许涂乳,令儿吮之。(《圣惠》)。小儿客忤,项强欲死︰衣鱼十枚,研敷乳上,吮之入咽...
...宋沈作喆撰。作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人。绍兴五年进士,以左奉议郎为江西漕司幹官。据书中所叙,当和议初成之时,赐诸将田宅,作喆为岳飞作谢表忤秦桧,则似尝在飞幕中。又自称尝官维扬,亦不知为何官。惟《梅磵诗话》记其官江西时作哀扇工诗,忤漕帅...
...(葛可久《十药神书》)花蕊石散︰治一切金刃箭镞伤,及打扑伤损,狗咬至死者。急以药掺伤处,其血化为黄水,再掺便活,更不疼痛。如内损血入脏腑,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许,热调一钱服,立效。畜生抵伤,肠出不损者,急纳入,桑白皮线缝之,掺药,血止立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