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别为校记 指鲁迅校本《嵇康集》中所加的校勘记。 〔5〕 刻本以《五言古意》为赠秀才诗 丛书堂本的《五言古意一首》和《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诗》,黄省曾刻本合为一题,作《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秀才,指嵇康之兄嵇喜。《文选》卷...
...「洪范论叙」 《洪范》其不可行欤,何说者之多,而行者之寡也?曰:诸儒使然也。譬诸律令,其始作者非不欲人之难犯而易避矣,及吏胥舞之,则千机百阱。吁!可畏也。夫《洪范》亦犹是耳。吾病其然,因作三论。大抵斥末而归本,褒经而击传,刬磨瑕垢以见圣秘...
...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宋·苏洵《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闻介马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人者怛然失色。” 偏正式;作状语;指害怕而失色...
...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宋·苏洵《史论下》:“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心胸狭隘...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偏正式;作定语;指见微知著...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
...这首《雪夜小饮赠梦得》作于洛阳。这是一首记叙诗。雪夜,诗人与友人小酌慢饮,促膝叙谈,销磨了一整夜时间;谈得高兴了,就开怀大笑,以爽朗的胸怀,度过残年。老年生活情趣,生动而又活跃。 ...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燥湿为天地自然之气,~,人以此测于几先者,固古今一致...
...苏氏之《谱》,谱苏氏之族也。苏氏出自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而谱不及焉者,亲尽也。亲尽则曷为不及?谱为亲作也。凡子得书而孙不得书,何也?以著代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仕不仕,娶...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他非常直爽,别人对向他请教,他总是~。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