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素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阴阳应象大也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生天地之间,人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suwen/100-1-0.html

三子赏析_【古诗文大全】

...,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回到徐州。纪录这一场生离死别,他写下了不少情意诚笃、感人至深的佳作,如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送内三子寄外舅郭大夫等,这首三子即是作于妻儿们刚回来之时,也是非常杰出的一首,这首诗描述...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446.html

卷五十九·蜀三_全三国文

...费诗传只是一书。) 部分如流,趣舍罔滞,正方性也。(蜀志·李严传) ◇ 答李严书(建兴四年)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7821.html

卷四十二·魏四十二_全三国文

...审观听察六篇,其余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 君第一 人主之大患,莫大乎好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7804.html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 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20.html

序_本草分经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考汉书·艺文志,分医经与经方而二之。而隋书经籍志则统以医方。乃读其,则均有味乎谚所谓有疾弗治。适得中医云云盖诚见夫医或失宜,热以益热,寒以增寒,转伤于内,与其授权于庸医,固不若听命于造物,以不治治。然瞑眩瘳疾载在书,医师率属,十...

http://qihuangzhishu.com/764/2.htm

景岳全书_医必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何言也!景岳于医道,实三折肱者,故能集为全书虽时偏温补,而全书并不以温补为专主。试观新方八阵,其所用寒凉甚多,如玉女煎、柏八味,皆新方也,今人用之,亦垂不朽。至其温补之方,亦实有效,如六味回阳饮、参附理阴煎,用之得当,真有...

http://qihuangzhishu.com/305/7.htm

欲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欲"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欲的解释

...——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洵六国论 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 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丧失理智);...

http://hanwen360.com/x/6B32.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know] ,识也。——玉篇 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

http://hanwen360.com/x/77E5.html

千金方外台_医学源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粗微深妙,不可思议。药味不过五六品,而功用无不周。此乃天地之化机,圣人之妙用与天地同。不朽者也。千金方则不然,其所病,未尝不根据内经,而不无杂以后世臆度之说。其所用方,亦皆采择古方,不无兼取后世偏杂之法。其所用药,未必全本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8-5.html

共找到497,9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