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十二:鬐、尾、稍,尽也。 82、《方言》十二:尾,梢也。 83、《方言》十二:壷、织,缮也。 84、《方言》十二:●、律,始也。 85、《方言》十二:蓐、臧,厚也。 86、《方言》十二:遵、缭,行也。 87、《方言》十二:聂、餟,...
...应当受到奖励。教练不好,就应受到违犯教令的惩罚。因伤病不能参加教练的,自己先向伍内报告,伍内士兵为他作证,可以免受处罚。 凡是同伍的人临阵交锋,如有一人不向前与敌死战,则负责教练的伍长,应和犯法的人同罪。什内的人互相联保,如有一人死亡,其余...
...兵以静(胜国)[固],以专胜。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夫力弱,故进退不豪,纵敌不(禽)[擒]。将吏士卒,动静一身。心(既)疑[必]背,则计决而不动,动决而不禁。异口虚言,将无修容,卒无常试,发攻必衄。是谓疾陵之兵,无足与斗。 将帅者,心也;群...
...1、《上略》原文-出自《三略》 2、《中略》原文-出自《三略》 3、《下略》原文-出自《三略》 ...
...古籍丛残类书残卷作李陵诗。引之一韵。)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尉我愁。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文选》二十九作与苏武。《类聚》二十九作赠苏武别。文章正宗二十九作与苏武。《...
...1、武议: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财货,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 2、武议:万乘农战,...
...1、守权:凡守者,进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战非善者也。豪杰雄俊,坚甲利兵,劲弩强矢,尽在郭中,乃收窖廪,毁拆而入保,令客气十百倍,而主之气不半焉。敌攻者,伤之甚也,然而世将弗能知。 2、守权:夫守者,不失险者也。守法,城一丈十人守之,工食...
...1、将理:凡将,理官也,万物之主也,不私于一人。夫能无私于一人,故万物至而制之,万物至而命之。 2、将理:君子不救囚于五步之外,虽钩兵射之,弗追也。故善审囚之情,不待菙楚,而囚之情可毕矣。 3、将理:笞人之背,灼人之胁,束人之指,而讯囚之...
...1、踵军令:所谓踵军者,去大军百里,期于会地,为三日熟食,前军而行,为战合之表。合表,乃起踵军,飨士,使为之战势,是谓趋战者也。 2、踵军令:兴军者,前踵军而行,合表乃起,去大军一倍其道,去踵军百里,期于会地,为六日熟食,使为战备,分卒据...
...1、兵谈:量土地肥墝而立邑,建城称地,以城称人,以人称粟。三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战胜于外,备主于内,胜备相用,犹合符节,无异故也。 2、兵谈: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生于无,故关之。大不窕,小不恢,明乎禁舍开塞,民流者亲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