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寿针灸效如神,辑发挥释经训古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针灸之法,能疗各种疾病,尤以取效神速,而用于急症的救治。其医理肇始于内经难经。浙江医家,对其研究颇深,或发扬针法、或阐释理论、或探索新穴,可谓人才辈出也。 滑寿,字伯仁,亦字伯本,号樱宁生。生于元代大德八年,卒于明代洪武十九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20.html

楼英(1320-1389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全善,一名公爽,浙江萧山人,其曾祖楼文隽为名医,英自幼聪颖,读书甚多,尤善医理、易理、研习内经及其后历代著名医家著作,与同时代名医戴思恭交往甚密,互相砌磋,医术益精,医理更明。尝应召入京,后以老辞归。其所著医学纲目四十...

http://qihuangzhishu.com/191/658.htm

辽夏金元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该书集中反映了他学术思想的特色。张从正学术思想形成之时,正值刘完素“寒凉”理论兴起。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基本思想,力矫世医好用温补之时弊,宗内经难经之旨,及仲景汗、吐、下三法,创立了以“攻邪论”为中心的理论学说。张从正创新理论诞生以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10.html

内经评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02.htm

内经评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44.htm

内经评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01.htm

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新安医学精华丛书评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五官各科。10分册则由近80位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专家学者分别撰写。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分册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创新。 学术思想分册以汪机开创的“温补培元”学术思想为起点,首次归纳提炼出新安医学十大学术思想,即“营卫一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91.html

宋人整理千金要方4特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著书的重心,“医论”多是依“方治”而立,因“方治”而论,有感而发。可以说,新雕本表现出孙氏之学重“方”、以“方”为核心的特点。可以看出,千金要方原书的理论体系虽宗黄帝内经,但与方药相比,医理的重要性、系统性、条理性均显得远远不够。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35.html

补编_对山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是编乃毛对山先生墨余录谈医之说,关于医理,多有发明,故附录医话之末,以资同志之研究。鄞县曹炳章识...

http://qihuangzhishu.com/324/6.htm

寒热虚实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寒热虚实的研究实质上是中医“八纲”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研究较早见于侯灿1962年在广东中医杂志上发表“八纲作为机体典型反应状态学说对现代医学的理论实践意义”,1964年在中医杂志发表“‘八纲’病理生理学初步探讨”,1965年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7.htm

共找到488,7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