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于1674年。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对伤寒论的编次及证治、方药进行全面探讨。既不取叔和旧制,又反对三纲鼎立。主张以方名证,方从六经。认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中各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0.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于1674年。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对伤寒论的编次及证治、方药进行全面探讨。既不取叔和旧制,又反对三纲鼎立。主张以方名证,方从六经。认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中各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0.htm

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①指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已,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注解伤寒论卷二:“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数者,邪不尽也,可更发汗,与桂枝汤。”...

http://qihuangzhishu.com/168/240.htm

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44.htm

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58.htm

谈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几种思维方法_名师垂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 余国俊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高效方。原书谓,撋僖醪∈嫉弥��捶⑷龋�龀琳撸�榛聘阶酉??? 辛汤主之”。(汤头歌诀)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苦非表里相兼治,少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shichuijiao/1039-37-0.html

伤寒论寒热并用方证探析_【中医宝典】

...摘要: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对方剂学的一大创举,其科学 价值极高,值得继承与发扬。立足白术不仅能健脾益气而止泄利,且能安胃和中而交通上下。止方汇寒热补泻而成汤,药味虽多,但繁而不杂,相助而不相悖,立法寓意精当。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1.html

中医词典拼音S:十八篇_中医词典r~s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古方通伤寒著作。二卷。清·王子接撰。本书即绛雪园古方选注一部分。王氏将伤寒论113方分为和剂、寒剂、温剂、汗剂、吐剂、下剂六大类,然后加以分析注释,方解比较明晰,而且增加了新意。现存光绪上海乐善堂刻本等。伤寒腹胀病证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6/193-2-18.html

勿听子俗八十一难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新编俗八十一难经图要。七卷(包括首卷一卷)。明·熊宗立(勿听子)撰与1438年。本书卷首为八十一难经纂图,共绘有解释难经本文的图表28幅。正文部分则逐条作注,对于难释的字、词及主要内容都作了较通俗的解释。原为初学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05.htm

勿听子俗八十一难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新编俗八十一难经图要。七卷(包括首卷一卷)。明·熊宗立(勿听子)撰与1438年。本书卷首为八十一难经纂图,共绘有解释难经本文的图表28幅。正文部分则逐条作注,对于难释的字、词及主要内容都作了较通俗的解释。原为初学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42.htm

共找到519,7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