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表面有膜免疫球蛋白、Fc受体、补体受体、小鼠红细胞受体和EB病毒受体等。若人B细胞与小鼠红细胞结合,可形成花结。根据所形成的花结推算B细胞的标记,而且在某种病理的情况下,这种花结形成率升高。EAC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有助于对免疫缺陷病...
...首先提出假说,认为Ig的V区和C区是由分隔存在的基因所编码,在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这两个基因发生易位而重排在一起。1976年日本学者利根川进应用DNA重组技术证实了这一假说。利根川进由此获得1987年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表2-5 免疫球蛋白...
...威-奥(Wiskott-Aldrich)氏综合征只累及男孩,可引起湿疹、血小板减少,B和T淋巴细胞联合缺陷导致反复感染。由于血小板数减少,引起出血,如便血可成为该病的首发症状。B和T淋巴细胞缺乏使病儿易受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呼吸道感染...
...1.CD2分子的结构和分布 CD2分子又称T11、绵羊红细胞受体(ER)、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和Leu5,是人T淋巴细胞表面的单链糖蛋白,分子量50kDa,CD2基因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属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编码351...
...常见的变异型免疫缺陷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男性和女性,但多在10~20岁以后才发生,尽管B淋巴细胞数目正常,但抗体水平极低。有些患者的T淋巴细胞功能正常,而另一些则不正常。常常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肾上腺功能低下(艾迪生病)、甲状腺炎和...
...有抑制作用的可溶性免疫抑制因子(SIRS),而对激素抵抗的肾病患者,体内却没有发现这种因子。SIRS由CD8 细胞产生,其分子量为100~150kDa,能抑制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反应和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激素可以抑制SIRS的...
...结构(模式图)表2-2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粘附分子的种类、分布和识别配体IGSF粘附分子分 布分子量(kDa)配 体LFA-2(CD2)T细胞,胸腺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50LFA-3(IHSF)LFA-3(CD58)广泛40~65...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G(IgG)是在脾脏和淋巴结中合成,在人体血清中的含量最高(占Ig量的75%),而且在血清中半衰期长,主要分布在血清和组织液中,是抗细菌、抗毒素和抗病毒抗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淋巴细胞中,除T和B细胞外,还发现一群没有T和B细胞表面标志的淋巴样细胞。一些学者认为它们可能是与T和B细胞并列的第三群淋巴细胞。目前认为它们是来源于其它细胞系,有待深入研究后才能确定其归属。...
...临床分期 慢淋分期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目前通用的国际临床分期标准如下: A期:血液中淋巴细胞≥15×109/L,骨髓中淋巴细胞≥40%。无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淋巴结肿大小于3个区域(颈、腋下、腹腔的淋巴结不论一侧或两侧,肝、...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