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拔罐简史_拔罐文化_【中医宝典】

...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 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6.html

针灸大全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徐凤 朝代:明·正统四年 年份:公元1439 年 卷之一 周身穴赋 十二经脉歌 十二经本一穴起止歌 十五脉络歌 经脉气血多少歌 禁针穴歌 禁穴歌 血忌歌 逐日人神歌 九宫尻神歌 太乙人神歌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 长桑君...

http://qihuangzhishu.com/838/index.htm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_针灸甲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手少阳之所注也,为俞。刺入二分,留三呼,三壮。阳池,一名别阳,在手表上腕上陷者中,手少阳之所过也,为原。刺入二分,留三呼,五壮。(铜人云︰不可。)外关,手少阳络,在腕后二寸陷者中,别走心者,刺入三分,留七呼,三壮。 支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iayijing/661-8-28.html

药物学的成就与方剂学萌芽_【中医宝典】

...收载药物七十多种。其中玉石类、木部类、兽部类、虫鱼部类、果部类、米谷部类、菜部类等等。 万物的记载非常古朴,如“鱼与黄土之已痔也”,“姜叶使人忍寒也”,这些都是比较原始的用法。 (2)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所载药物五十二病方因残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66.html

诊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诊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等问题,是学中的一个学术色彩很浓的临床实际问题。对此在法的起源形成阶段亦即古代法阶段,已于有关各专题叙述过了。这里主要就脉经或说脉经以后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做一专题的讨论。 法出自医家,见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4.html

敦煌卷子佚名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佚名的腧穴注解部分同时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而方部分只见于千金翼方,这提示佚名成书年代不会太早,约在初唐时期。 敦煌卷子佚名 收藏单位:英国国家图书馆 简介:1990年,敦煌藏经卷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1.html

带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奇经八脉之一。出灵枢·。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本约自第二腰椎同高的季胁部下边开始,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横行腰腹,绕身一周。本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腰脊疼痛,妇女...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260.htm

灸法早晚次序歌_心法要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灸法温暖宜于午,上下阳阴先后分,数新愈不宜,欲三里过三旬。〖注〗凡百病,原为温暖经络,宜在午时阳盛之时,火气易行,必发上下先后∶上下者,先上,后下;阴阳者,先灸阳,后阴。若数有热,新愈气虚,俱不宜,恐伤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xinfayaojue/772-11-33.html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_针灸甲乙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手少阳之所注也,为俞。刺入二分,留三呼,三壮。阳池,一名别阳,在手表上腕上陷者中,手少阳之所过也,为原。刺入二分,留三呼,五壮。(铜人云︰不可。)外关,手少阳络,在腕后二寸陷者中,别走心者,刺入三分,留七呼,三壮。 支沟...

http://qihuangzhishu.com/661/58.htm

例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其言一夫者,以四指为一夫,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凡云∶横三间寸者,则是三两间。一寸有三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黄帝曰...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787.htm

共找到506,7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