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学集成》化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集成》:化汤【处方】元参2两,熟地1两,前仁3钱,肉桂2分。【功能主治】阴虚溺闭。【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http://zhongyaofangji.com/h/huayangtang.html

上浮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虚上浮与“格阳”、“戊阳”的病理,证侯基本相同。 【虚上浮】 与“格阳”、“戊阳”的病理,证侯基本相同。都是由于肾阳衰微,阴盛于下,致微弱的阳气浮越于上,故又称孤阳上越,或虚不敛。不敛,浮越而不敛藏之意。参见“阴盛格”、“戴阳”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917.html

病发于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病发于泛指体表阳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部位在表。 【病发于】 泛指体表阳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部位在表。六经辨证中辨别阳证的基本原则,即病人发热而出现恶寒,是属于阳经的病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14.html

立冬养补肾精_【中医宝典】

...闭藏。这时候,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养生应顺其自然界闭藏之规律,要养、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因人而异 分类进补 中医认为,冬天是进补的大好时节,民间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824.html

道家书籍“一”词语解释_道家_【文学360】

...道家书籍“一”词语解释 即一初动。修炼者经过一定的功夫,收心入静,调节身心,使得身中生发出新的生炁,此生炁即为炁,称为一,又称一候。 在《周易》而言,其封象为“震为雷”(一阳爻生于二阴爻之下)或“地雷复”(一阳爻生于五阴爻之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64.html

之会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诸之会指头部。 【诸之会】 指头部。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是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所以说头为“诸之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74.html

蹻、阴蹻脉_【中医宝典】

...蹻脉 【循行】 [1]《灵枢·寒热病》:足太阳右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1),名曰眼系(2)。……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蹻,阴阳相交……交于目锐(应作“内”)眦。 [2]《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申脉通于阳蹻,其主治证有腰背强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30.html

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产科发蒙》含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产科发蒙》:含散【处方】腹蛇(烧存性)1钱,云母1钱,鹿角(烧存性)1钱,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胞衣不下者。【用法用量】每服1-2钱,海萝搅调顿服。【摘录】《产科...

http://zhongyaofangji.com/h/hanyangsan.html

绝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脉搏只在寸口的寸部出现,而关、尺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寸脉下不至关,为绝。”成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绝有只偏绝、隔绝的意思。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angjue-1421.html

汗多贪凉易伤按揉足三里_【中医宝典】

...夏季气温不断升高,天气渐热,暑热邪盛,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汗液外泄而受损。此外,热天人们比较贪凉,比如空调、冷饮等,易受寒湿之邪而伤。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运动与保健专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904.html

共找到52,5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