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著作。十二卷。明·江瓘编辑,其子应宿增补。成书于1552年。后经清乾隆年间魏之琇等重校,即今流通本。全书集录明嘉靖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纂。分205门,包括外感伤寒温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妇、儿科等多种病证,病案记录较详,辨证...
...黄某某,男,7岁【初诊】发烧2天,体温37.8℃,头痛寒热不重,昨天开始两侧耳下腮腺肿痛,舌红咽痛不肿,两脉浮滑且数,微有咳嗽,夜间睡眠不安,大便略干,小便赤黄。风温郁热上扰,势成痄腮,用宣郁疏风,防其逆传入里,饮食当慎。薄荷6克(后下)...
...朱姓,男,39岁,住院号:21705发热,咳嗽,头痛已10余天,蒸蒸发热达39.4℃,不恶寒,头痛如劈,胸痛,咳嗽咯痰不畅,痰性粘稠,呼吸急促,纳谷不佳,口渴唇干欲饮水,小溲黄赤,脉浮数有力,舌苔薄白,舌质微红。血常规检查:白血球13.9...
...王姓,男,35岁,住院号:21092因病毒感染而入院,发热38.1~39.8℃,不恶寒,汗出,全身酸痛,纳差,胸透(-),血培养无致病菌生长。8月25日诊得:夜间烘热热气外窜,随即汗出浸衣,头昏乏力,眠差梦多,大便干结,舌质微红苔薄,脉...
...不通则痛”,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通过中医调神治疗痹证,视角独特,疗效显著。 案1 八味除烦汤治疗顽固性背痛 患者,女,28岁,2010年3月8日来诊。 背部疼痛间断性发作两年。患者正常体型,面色红,唇红,双目有神。性格外向,比较敏感,易上火...
...案一】邑北十二里寨贾某,年三十余,在田耕作,偶经大雨,身冷衣薄,受寒腹疼。初不为意,日久重甚,饮食渐减,面黄肌瘦,三月未愈,始迎余治疗。六脉浮中沉皆无,推筋着骨,指下劲硬,似有若无,知是沉寒痼疾,非大热药不可。遂用祛寒温里汤,服一帖减半,二...
...张某某,女,24岁【初诊】该患者就诊时发烧九天,体温波动于38.5℃~39℃之间,颌下有一5cm× 5cm大小之肿物,西医诊为“急性颌下淋巴结炎”,用青霉素、四环毒效果不佳。现患者发热不退,仍觉恶寒,面色黯黄,颌下有一包块,大如鸡卵,质地...
...鹿角粉3g(分吞) 生狗脊15g 补骨脂12g 白芥子9g 姜半夏9g 川桂枝9g 白芍6g 生甘草4.5g嘱卧(木板)床休息,加强食物营养,多晒太阳。二诊:诸症同前,兼见盗汗,口干,发热(38~38.5℃)。舌红少苔,脉细数(110次/分)...
...1068—1078(宋神宗熙宁)年间,担任监察御史的洛阳人程颢,在当山西晋城县令时,曾以寥寥数语破了一件讹诈案。 当时,有一个姓张的财主得急病死了,棺木埋葬后的第二天一早,有个老头来到他家门口,对着财主唯一的儿子说:“我是你父亲,现在我...
...,不可轻用。此书发明后,关于治白喉,不至无所措手矣。【医案】【案一】余毗邻冯泽臣,于八月间患喉证。请余诊治时已六、七日,六脉洪数,温毒正盛,咽关下有一核大如枣许,时时吊眼,喉内几乎肿闭,再三参想,喉内结核必是喉痈,若不用刀刺破,放出脓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