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全诗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原文如下: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赏析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438.html

别(时诸妓同饯,一作别曾主簿)原文、翻译及赏析_许浑古诗_【古诗文大全】

...泪沿红粉湿罗巾,系兰舟劝酒频。 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28517.html

_《医学纲目》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泄利下,若少阴症欲寐四逆者,四逆汤加薤白散;若热者,白头翁汤。(方论见下利。)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而痹,名火逆也。脉迟浮弱,恶风寒者,表症,医反下之,遂不食,胁痛身黄,项强,小便难,复与柴胡汤,必下...

http://qihuangzhishu.com/335/576.htm

因其而减之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因其而减之指邪内结用泻下或其它攻削的方法治疗。 【因其而减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病在里,病邪内结;减,指用泻下或其它攻削的方法治疗。例如腹中瘀血结块,当用“破血消症”药攻削,使它逐渐消除。...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336.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头部自觉坠,或如布带束裹的感觉。出《素问·刺热论》。多因外感湿邪、疫气或湿痰壅阻所致。若湿淫外着,或痰湿上蒸,必壅蔽清道,致气血不利,沉滞于经隧脉络,故头。(《证治准绳·头》)《张氏医通》卷五治疗湿热上攻头,秋、冬、春季俱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79.htm

舌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舌下肿突似舌形,心脾积热上攻冲,内服宜以清热饮,外敷凉心功最灵。[注]舌者,因舌下近舌根处其肿形似舌,故名舌,此心脾之热,宜服清热饮外吹凉心散。(清热饮)黄连生生地木通甘草生连翘去心莲子引用淡竹叶水煎,时时灌入口中(方歌)清热饮内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28-35.html

餐具三专业消毒方法_【中医宝典】

...诺依伯特博士(右)──北京杜斯曼育荣餐饮公司从德国请来的餐饮管理专家,率先在北京市学生营养餐生产过程中推行了餐具三专业消毒方法。图为9月22日下午,诺依伯特博士来到大型专业通道式洗碗设备操作现场,检查餐具消毒情况。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048.html

疾须用药_《友渔斋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病当危急时,非峻之剂,不能救百中之一二。今之医者,皆顾惜名节,姑以轻平之方,冀其偶中,幸而不死,则曰是我之功;不幸而死,则曰非我之罪。恐真心救世,不应如此也。真心救世者,必慨然以生死为己任。当寒即寒,当热即热;当补即补,当攻即攻。不可...

http://qihuangzhishu.com/715/34.htm

初生有舌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巢氏病源》小儿舌候∶小儿舌者,心脾热故也。心候于舌,而主于血,脾之络脉,又出舌下。心火脾土二脏,母子也。有热即血气俱盛,其状附舌下,进舌根,生形如舌而短,故谓之舌。《千金》论曰∶小儿出腹六、七日后,其血气收敛成肉,则口舌喉颊里清净...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6-8.html

性抑郁症会加重心力衰竭_心血管心力衰竭_【中医宝典】

...webmd医学新闻2001年8月27日:《内科学纪事》近期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相对于非的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伴有性抑郁症的患者情况更为糟糕:寿命明显减少而住院时间显著增加。 duke大学医学中心的资深精神病学专家weijiang...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8690.html

共找到86,5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