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逆调论》。原为胃逆气喘不得安卧之意,后世释为内伤不得卧之症。因胃强多食,脾弱不运,停滞胃腑,成饮成痰所致。其证胸前满闷,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或头目眩晕,睡则气逆。治宜和胃化湿祛痰,用二陈平胃散加石菖蒲、海石或加栀子、...
...夏,加枳实以成冲墙倒壁之功。)若加竹茹与枳实,汤名温胆可宁神。(二陈汤加竹茹、枳实,名温胆汤,治胆虚不眠。)润下丸(丹溪)仅陈皮草,利气祛痰妙绝伦。〔陈皮(去白)八两,盐五两(水浸洗),甘草二两,蜜炙,蒸饼糊丸,姜汤下,或将陈皮盐水煮晒,同...
...夏,加枳实以成冲墙倒壁之功。)若加竹茹与枳实,汤名温胆可宁神。(二陈汤加竹茹、枳实,名温胆汤,治胆虚不眠。)润下丸(丹溪)仅陈皮草,利气祛痰妙绝伦。〔陈皮(去白)八两,盐五两(水浸洗),甘草二两,蜜炙,蒸饼糊丸,姜汤下,或将陈皮盐水煮晒,同...
...调服之,但丸内有五灵脂,与人参相反,断不可与参剂同服也。马曰∶实症可用,夹虚者不宜。又曰∶此丹祛痰化湿,去瘀通络极效。 引用:《外科全生集》小金丹 下载:《外科全生集》chm电子书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述》小金丹 辰砂二两,雄黄一两...
...东垣,百世之师也。其制肥气丸以治肝积,制息贲丸以治肺积,制伏梁丸以治心积,制痞气丸以治脾积,制奔豚丸以治肾积,率以攻下温热之品类聚为丸,夫五脏积气,辟在肠胃之外,而用巴霜、浓朴辈峻剂以攻肠胃之内,非其治也。人皆曰东垣方,余直以为非东垣之剂...
...五加皮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细柱五加和无梗五加干燥的根皮。又名白刺、目骨、追风使、南五加皮等。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四川等地。 以湖北所产之“南五加皮”品质最优。中药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治风湿痿痹、...
...痰凝 治法:祛痰化瘀消症。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15g,茯苓20g,丹皮15g,赤芍15g,桃仁15g,鳖甲30g,瓜瘘30g,牡蛎30g,仙鹤草20g,山慈姑15g。下血量多加花蕊石15g,三七IOg;腹胀加枳壳15g,厚朴15g。...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麻仁丸、脾约丸) 【出处】《大黄(500克)厚朴(250克)杏仁(250克)[以上为丸剂用量] 【功效】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本方常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
...牛黄丸 破饮丸 清心丸 全天麻胶囊 祛癫汤 祛痰定癫汤 三圣散 蛇黄丹 神曲丸 石膏粥 温胆汤 五胆丸 五痫丸 愈痫丸(癫痫) 至宝丹 珠母补益方 滋阴宁神汤 方剂主治:癫痫 抱胆丸 鸱头丸 磁砂丸 大补心丹 大黄汤 大圣保命丹 大圣一粒金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桂苓丸消暑丸治证并方见伤寒(中暑)类。 目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桂苓丸消暑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桂苓丸消暑丸 治证并方见伤寒(中暑)类。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桂苓丸消暑丸 下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