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水热论译文

...所以针刺取经的“输”以泻阴湿之邪,阳经的“合”以泻阳热之邪。由于阳气开始衰退而阴气位至太盛,所以不“经”“合”。 黄帝说:冬天针刺,要“井”和“荥”,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冬天水气开始当令,肾气开始闭藏,阳气已经衰少,...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45.html

辨《素问》“浊气归心”之_《吴医汇讲》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读《素问》至“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干脉”,此“浊气归心”,不得其解。因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浊气归心,焉得虚灵不昧,具众理而应万事乎?按此“心”字,必因千百年相传之书,“脾”字误为“心”字。考《灵枢·阴阳清浊篇》曰∶“受...

http://qihuangzhishu.com/750/54.htm

_《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第一椎上陷中。诸经皆同。惟明堂下经云。在第一椎下。但陶道既在第一椎下。不应大椎亦在第一椎下。必是下经误写。上字作下字也。考之下经。亦言陶道在大椎。不与铜人经合。足见其误写上字作下无疑矣。陶道一 在大椎下间。俯而之陷中。灸五壮。针五...

http://qihuangzhishu.com/601/178.htm

南山原文、翻译及赏析_【古诗文大全】

...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惨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189.html

的寻找方法_【中医宝典】

...看看皮肤表面的反应,然后捏起轻压看看,皮下组织较硬的部位,就是施治的部位,就是施治的经所在。 经的位置以分、寸为表示单位,但并非一般尺寸单位。经疗法所指之寸,乃为受治者的:①大拇指最宽部分 ②中指大拇指指尖触接成轮状时,中指第二皱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67.html

揣骨定高下法_《炙膏肓腧穴法》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擦动。)自第四 至第五 ,更以蜡纸或篾,比量两 上下相去远近,折为三分,亦以墨界脊上 间,第四 下二分微多,第五 上一分微少,用浓墨圈定,此是灸。相去六寸之中,以为两高下远近之准(《千金方》谓近第五 ,用准望之,故谓 上三分之一也...

http://qihuangzhishu.com/910/6.htm

禁灸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同身寸 以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内度,以秆心比两头横纹尖为一寸取之。点穴法 凡取穴,或平直安定,或屈伸得之。如环跳则伸一足、屈一足取之。更量病患老少,身体肥瘦歪正,宽狭长短,不可十分拘泥。窦师云∶取穴必须而用一,则为端的。坐点则坐灸,立点...

http://qihuangzhishu.com/346/60.htm

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典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传之官,治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247.htm

[推拿]脏腑经推拿疗法_【中医宝典】

...「概述」 脏腑经推拿疗法,是根据“体表——内脏相关”的理论,用手指按压体表穴位(多以腹部穴位为主,也可针对不同疾病选用背部、四肢及头面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学认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内脏与体表密切相关。例如背部的背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56.html

徒手救急20_【中医宝典】

...徒手救急20 □ 尚学瑞 河南辉县市中医院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猝不及防的急症。而此时,最有效、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徒手按压穴位以救急,为送医院争取时间。请记住以下20个穴位的位置及操作要领。 合谷 大肠经。位于手背,在第1、2掌骨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369.html

共找到157,6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