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或膜性肾病。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好,预后较好。 12.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20~50岁女性,肾损害的发生率较低,其肾损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类风湿性关节炎镇痛药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肾淀粉样变、类风湿性关节炎...
...IgA肾炎(IgA glomerulonephritis)是以反复发作性肉眼或镜下血尿,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伴广泛IgA沉积为特点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968年Berger首先描述本病,故又称Berger病。此外,又被称为...
...据日本学者报道,一种新型的合成选择素阻断剂SKK60037具有抑制血小板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聚集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 名古屋大学医学院Isao Ito博士及其同事应用一种新型、合成脑硫酯衍生物-SKK60037对P-选择素和...
...不全,而Ⅲ型以下的患者仅有3%可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上皮下及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患者,较免疫复合物仅局限于肾小球系膜区者的预后为差。 过敏性紫癜肾炎预后与肾脏病理息息相关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的预后与肾脏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据不完全...
...沿GMB呈颗粒状沉积,血中抗GBM抗体阴性,实际此部分病例系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ICGN),自身免疫机理在本病起重要作用,表现为ICGN者,是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及肺泡的相应部位而引起,临床上肺部病变出现于肾病变之 前,肾功能多急速...
...急进型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伴有少尿、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肾小球疾病,预后差,如治疗不当,经数周或数月即进入尿毒症期,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肾小球新月体形成。临床上可分3型:Ⅰ型(抗肾小球基膜型)、Ⅱ型(...
...肾小球有增生、渗出、坏死或硬化性病变。电镜可见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内沉积物、毛细血管血栓及坏死。荧光可见C1q、IgA及C3呈局灶性节 段性系膜区沉积,纤维蛋白元(Fb)沉积,偶可见C1q及C3呈线形 沉积。4.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患者发生肾病,而在Ⅲ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则少有发生。 2.非冷球蛋白血症性膜增生肾小球肾炎 非冷球蛋白血症性MPGN病理、临床经过与冷球蛋白血症性MPGN相似。对HCV在非冷球蛋白血症性MPGN发病机制上的作用则尚有争论。 3.膜性肾病 少数...
...肾小球内“三高”,不仅可防止早期肾损害病情进展,还可避免残存肾单位的肾小球硬化,故ACEI亦能阻止中后期肾损害的进展。另外,A鄄CEI的非血流动力学效应如减少对肾脏有损害作用的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生成并促进其降解,以及不同程度地减少尿蛋白而...
...【概述】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 syndrome)可能系病毒感染和/或吸入某些化学性物质引起原发性肺损害。由于肺泡壁毛细血管基膜和肾小球基底膜存在交叉反应抗原,故可以引起继发性肾损伤。本病的特征为咯血、肺部浸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