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政解·卷四·逸周书

...,四信,五固,六治,七义,八意,九勇。 九丑:思勇丑忘,思意丑变,思义丑□,思治丑乱,思固丑专,思信丑奸,思让丑残,思行丑顽,思仁丑会亹。 九德:一忠,二慈,三,四赏,五民之利,六商工受资,七祗民之死,八无夺农,九足民之财。 九过:一视民...

http://wenxue360.com/guji/5130.html

《文政》原文-出自《逸周书》_史书_【文学360】

...,四信,五固,六治,七义,八意,九勇。九丑:思勇丑忌,思意丑变,思义丑□,思治丑乱,思固丑转,思信丑奸,思让丑残,思行丑顽,思仁丑衅。九德:一忠,二慈,三,四赏,五民之利,六商工受资,七祗民之死,八无夺农,九足民之财。九过:一视民傲,二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262.html

志第一百二十五 职官十二(奉制下)_《宋史》

...提举在京官,除本身请给外,更请贴职,并差遣添支,比六曹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几及一倍以上,非称事制之意。”诏并依元丰法,御史中丞二十千,察案御史十千,籍田令七千;并依元丰三年诏,司农寺丞十五千,主簿京朝官十二千,选人十千。熙宁三年,诏广亲、...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787.html

第十七回 宋国纳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_《东周列国志》

...我?”宋公大悟,乃命贵重宝以之。 先说宋使至卫,卫惠公问于群臣曰:“与猛获,与不与孰便?”群臣皆曰:“人急而投我,奈何弃之?”大夫公孙耳谏曰:“天下之恶,一也。宋之恶,犹卫之恶。留一恶人,于卫何益。况卫宋之好;日矣,不遣获,未必怒。庇一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848.html

第十七回 宋国纳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_《东周列国志》

...宋之所弃,陈必庇之。空手而行,何爱于我?"宋公大悟,乃命赍重宝以之。 先说宋使至卫,卫惠公问于群臣曰:“与猛获,与不与孰便?"群臣皆曰:“人急而投我,奈何弃之?"大夫公孙耳谏曰:“天下之恶,一也。宋之恶,犹卫之恶,留一恶人,于卫何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895.html

六国论赏析二_【古诗文大全】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9933.html

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洵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秦。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秦耶?曰:不者以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72344.html

大难不死,必有后的解释_大难不死,必有后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諺語)​比喻歷經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後必能享大福。 喻世明言.卷二十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所以說:『貴人無死法。』又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祿。』今日說錢公滿意要溺死孩兒,又被王婆留住,豈非天命?」...

http://hanwen360.com/c/33963.html

《权书·六国》苏洵_兵家_【文学360】

...《权书·六国》苏洵 相关文章:《六国论》原文和译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秦耶?曰:不者以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64.html

六国论写作特点_【古诗文大全】

...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3.html

共找到8,7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