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_《本草崇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燥热之主气伤寒有白虎,用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主资胃府之津,以清阳明之热。又,阳明主合而居中土,故伤寒有越脾石膏配麻黄,发越在内之邪,从中土以出肌表,盖石膏质重则能入里,味辛则能发散,性寒则能清热。其为阳明之宣剂、凉剂者,如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chongyuan/705-6-76.html

《本经》石膏功效释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相同的。然而,中医临床表明,100克石膏的清热力远远胜于10克石膏的清热力。所以,对于石膏的清热机理,现代药理还没有彻底研究清楚。 石膏清热的代表方是白虎,方中石膏配伍了粳米,姜宗瑞先生从石膏与粳米的配伍角度较好地阐释了石膏的清热机理。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211.html

《本经》石膏功效释义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的清热力远远胜于10克石膏的清热力。所以,对于石膏的清热机理,现代药理还没有彻底研究清楚。 石膏清热的代表方是白虎,方中石膏配伍了粳米,姜宗瑞先生从石膏与粳米的配伍角度较好地阐释了石膏的清热机理。他在《经方杂谈》中说:20世纪90年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017.html

八宝豆腐_《保健药膳》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主要原料:豆腐2块(约100克),桂花、蘑菇、香草、花生仁、瓜子仁、胡桃仁、芝麻油、酱油、葱、盐各适量。制作方法:豆腐油煎,蘑菇洗净,花生仁、瓜子仁、胡桃仁入油炸透。往煎熟的豆腐中加入蘑菇、香草、花生仁、胡桃仁,瓜子仁,加酱油、盐、葱煮沸...

http://zhongyibaodian.com/baojianyaoshan/116-14-48.html

石膏_《本草易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第七。)金疮出血,同松香干掺。(第八。)疮口不敛, 红二两,黄丹半两,为末掺之。(第九。)刀疮伤湿溃烂,用一两,黄丹二钱为末,洗后敷之,甚者加龙骨、儿茶。(第十。)白虎 知母 石膏 大米 炙草治汗渴内热,脉滑而厥。(诸方第一。)小青龙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yidu5557/254-13-67.html

豆腐素蒸包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原料]面粉400克,面肥100克,蒸好的豆腐400克,水发海米10克,粉条20克,油菜30克,盐10克,味精2克,葱10克,姜10克,植物油20克,碱适量。 [制法]皮面制法同一般包子。锅内加水烧开,将粉条放入烫软后斩成细末,加入油菜、...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3894.html

石膏_《长沙药解》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本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生山谷。味辛,气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而止燥渴,泻热而除烦躁。《伤寒》白虎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治太阳伤寒,表解...

http://qihuangzhishu.com/1299/123.htm

竹叶石膏_《退思集类方歌注》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竹叶石膏粳米,麦冬半夏草人参。三阳合病(太阳头项痛,阳明目痛鼻干,少阳口苦咽干胁痛,一时并见,谓之合病。)关脉大,(邪在阳明居多,故关脉浮大。)寐则盗汗此能任。(三阳合病而盗汗出,是胃火盛而肝火乘之也。厥阴为里...

http://qihuangzhishu.com/760/101.htm

民间用豆腐治病验方_消化类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1.治痢疾:取豆腐切片用醋煎食之,每日2次。 2.治便血:取豆腐渣在锅中炒焦,研细,用红糖水送服10~15克,日服2次。 3.治脚膝肿痛:取豆腐渣炒热敷患处。 4.治疥疮:取豆腐250克,硫磺50克,晒干,炒黄为止,敷患处。 5.治痰喘:...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114.html

鱼和豆腐一起吃最补钙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鱼和豆腐都是人们日常喜欢的食物,研究发现,二者搭配吃,不仅具有营养互补的作用,还有一定的防病、治病功效。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鱼和豆腐各有特点:鱼是“密集型”营养物,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7.3%,磷、钙、铁、脂肪、维生素D等营养素含量也很丰富...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579.html

共找到84,5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