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的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和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时间延长等。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针灸主要用于慢性型的治疗。慢性...
...(一)发病原因 1.感染 病毒感染可致血小板轻至中度减少,系因病毒抑制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并使血小板寿命缩短。 2.再生障碍 骨髓增生低下,可首先出现血小板减少,而后表现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增生低下。 3.骨髓增生异常 最早出现巨核细胞减少...
...诊断 诊断依据: 1.可疑药物史 病史中近几周内或长期服药史。 2.有出血表现 临床上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为主;束臂试验阳性。 3.实验室 血小板计数减少;如测得药物有关的抗体即可诊断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4.骨髓检查 巨核细胞...
...西医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 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能改善血管完整性而减少出血,根据病情选择口服或静滴。严重出血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3周。 2.停用一切可疑药物 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停用一切...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
...%~70%。缺陷发生在B淋巴细胞祖细胞阶段,B淋巴细胞不能成熟,于是就不能生成抗体。所以该病的主要特征为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降低或缺失,这种免疫球蛋白的缺陷可以是各类免疫球蛋白均减少,也可以是某一类或亚类的免疫球蛋白减少。性连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一、水平衡紊乱 水平衡紊乱可表现为总体水过少或过多或总体水变化不大,但水分布有明显差异,即细胞内水增多而细胞外水减少,或细胞内减少而细胞外水增多。水平衡紊乱往往伴随有体液中电解质的改变及渗透压的变化。 (一)脱水 人体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
...诊断 1.发热 常在38~40℃,90%以上患者有发热,发热原因可由于病变侵犯下丘脑、组织坏死、溶血物质释放、抗原抗体反应以及并发感染。 2.出血 主要是血小板减少,紫癜及视网膜出血最常见,其次是胃肠道及泌尿道等。 3.溶血性贫血 由于...
...老年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周围血白细胞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2×109/L,称粒细胞减少症,如极度缺乏,低于1×109/L称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常...
...忌食物品 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多属中医虚证或虚劳范畴,故当忌食下列食品。 柿子 大凉之果,极易损伤脾胃阳气。《随息居饮食谱》就曾告诫:“凡中气虚寒者忌之。”更不宜与蟹一同服食,凡白细胞减少者,慎勿服之。 荸荠 性寒,破积耗气之品,体弱之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