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教育子女、勤持家政、医学卫生、中馈烹饪等术,撰成《女学篇》、《中馈录》各一卷,三书合刊为《古欢室医书三种》。另有《曾女士医学全书六种》(包括《诊病要诀》、《杂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温指迷》、《妇科良方》、《外科纂要》)刊行于世。...
...体质素弱,不耐克伐之人,即使邪盛,也只能予以较缓之治,谨守“微似汗”之旨,“立足微汗求彻汗”。 《伤寒杂病论》中论汗法甚多,为中医学汗法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对于仲景所论汗法,很多学者关注到了“ 微似汗”,却未对“汗出不彻”给予足够...
...止。狂病刺,二十三也。阳并阳明、太阳等,故曰诸阳脉。身及四肢诸分且有寒热,名之为狂。刺法,补其虚阴,令分分皆热,得平病也。平按:“分”字,《素问》、《甲乙》不重。病初发盛,一发不治,日一发;不治,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其①分诸脉,其尤寒者,...
...。又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若病患脉病不相应,既不得见其形,医者止据脉供药,其可得乎!如此言之,乌能尽其术哉!此医家之公患,世不能革,医者不得不尽理质问,以凭调治。病家见其所问烦逮,意其脉道不精,往往得药不服,...
...文,多系北宋以后学者与医籍所未能得见者,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冯世纶先生在《中国汤液经方》第一章《伤寒杂病论溯源》写道:“汉晋许多名医都看到过《汤液经法》,陶弘景从《汤液经法》中检录60首,记录于《辅行诀》中,张仲景主要依此撰写《伤寒杂...
...大浮数滑动阳脉,阴病见阳生可得∶沉涩弦微弱属阴,阳病见阴终死厄∶阴阳交互最玄微,浮中沉法却明白。阴阳脉皆五者,脉从五行生也。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者生,邪自里之表,欲汗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是也。阳...
...□ 石瑞舫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今天路老提前到了,他习惯的走到诊室坐下,抬头看了看我们说,暑季已到,诊病用药要注意暑气伤人,所谓天人相应,六气、六淫同源而异秉,过则为灾。如果摄养不当或者素体虚弱,更易为暑气所犯,引发宿疾。李东垣的...
...血凝之病也。当归芍药散,芎、归、芍药,养肝血而行瘀,苓、泽、白术,燥土气而泻满,与妊娠之腹痛,无二法也。杂病十五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方在“虚劳”。妇人腹中痛,风木之克土也。小建中汤,桂枝倍芍药而加胶饴,泻风木而滋脾精也。杂病十六 血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