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薄黄,脉弦滑数。证属肝火犯肺,血逆妄行,治拟平肝清肺,凉血止血法。药用柴胡、前胡、青黛、丹皮、炒蒲黄,六月雪、茜草根各9g,平地木30g海蛤壳,野菊花12g。胸胁胀痛明显者,加瓜蒌皮、徐长卿、郁金各12g,以疏肝通络解郁。对于少量咯血,...
...少腹急结。切其脉,沉滑有力。观其脉症,此为气滞血瘀,化火成狂,神不守舍,荒诞由生。今虽狂妄不甚,乃镇静药之作用,病根实未去也。治宜舒肝降火,活血化瘀。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桃仁承气汤加减治之,并嘱家人顺其性,不违拗,以助药效。柴胡12g 黄芩...
...肝火犯肺证是指由于肝经气火上逆犯肺,而使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证候。 【概念】肝火犯肺证是指由于肝经气火上逆犯肺,而使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证候。按五行理论又称"木火刑金"证。多因郁怒伤肝,气郁化火,或邪热蕴结肝经,上犯于肺所致。本证以咳嗽,或咳血,...
...清热解毒而忽视其它证候。必须根据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二、从肝论治失眠症 王老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从肝论治”各种失眠症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病的独特经验,并对中医传统的“心主神明”之说提出质疑,主张“脑主神明”的...
...问古人治例.有从证不从脉.从脉不从证.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其故何也.答曰.此节庵先生以南阳治例.下一注脚也.惜乎有所未尽耳.盖从证从脉.各有其方.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然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
...弦。证属肝胆蕴热,清窍失养。处方:柴胡12克,生龙骨、生牡蛎30克(先下),黄芩6克,桂枝9克,酒大黄6克,法半夏12克,党参12克,云茯苓12克,生姜6克,大枣6枚,去铅丹不用,易磁石30克。6剂。 患者4天后二诊告知诸症好转,连久治未愈...
...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 【中焦病证】 【下焦病证】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瑭(吴鞠通)在《内经》及叶桂等医家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根据温热之邪侵犯人体,导致三焦所属...
...人身生发之气,全赖少阳,少阳属春,其时草木句萌以至鬯茂,不少停驻。然当阴尽生阳之后,未离乎阴,易为寒气所郁,寒气郁,则阳不得伸而与阴争,寒热始作。柴胡乃从阴出阳之药,香气彻霄,轻清疏达,以治伤寒寒热往来,正为符合。邹氏所谓鬯郁阳以化滞阴也...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及后世医家...
...询知倦怠乏力,胸胁胀满,胃纳不馨,恶心欲吐,小便不利,大便二三日一行,口干。口苦,不欲饮。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沉弦。观其脉症,证属湿热蕴结,三焦决渎失职。而调三焦,司气化,莫过于小柴胡汤。拟:柴胡12g 黄芩10g 半夏15g 党参10g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