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中期医学入门书的空前发展与医学杂志的出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代临证各科都取得许多新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众多古医籍注释本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编纂出版;启蒙医书以及入门方书的编著、出版,继明代之后空前繁荣,成为清代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吴医汇讲》的出现标志着医学学术讨论开始有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6.html

凭仗丹青重省,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南乡子·为亡妇题照》类型:抒情原文如下: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http://wenxue360.com/mingju/2225.html

王玉润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学术观点 •1.从传统的“辨证论治”升华到现代的“病治本” •2.治病治本的科学实践 •3.病治本──世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证治经验 用药特色 医案 •(一)高热 •(二)哮喘 •(三)小儿肺炎 论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yurun/index.html

脉——欲知病脉,必先常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把它作为临床诊病、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之一,故常用来病因、析病机、定病位、辨病性、测病势之进退预后等,尤其是在辨证候的真假、寒热、虚实之时,更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脉诊是一种技艺,《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37.html

西方医学心理学的形成过程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心理学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医学心理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哥顿挺大学哲学教授洛采(B.H.Lotze)提出的。他在1852年出版了一本命名为《医学心理学》的著作,全书共有三篇。第一篇的标题为“生理的一般的基本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5-1.html

医学教育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988)、成人医学教育学组(1988)、医学检验教育学组(1988)、医学研究生教育学组(1989)、医学法学教育学组(1989)、医学外语教育学组(1989)、专科医学教育学组(1990)、医学化学教育学组(1990)和继续医学教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0.htm

石破天惊医学雄论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e# 多少年以来,人类错把“非医科学”奉为“主流医学”, 世代深受其苦浑然不觉。 石破天惊医学雄论——中西医学“研究对象”异同论何足道提要:本文从世界医学史角度,论述中西医学研究对象的形同实异;深刻触及了医学发展战略的根本课题,得出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21.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一、中印医学交流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其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8.htm

清代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宝典】

...鉴于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有相当多的民族医学在分期上有本民族及该医学体系的特殊性,有时很难与汉族中医的历史分期一致,故本节将明清时期民族医学的发展情况放在一起讨论。 一、蒙医学医学在十六世纪以前,经历了一段实际经验积累的时期,这在前面有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6.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宝典】

...作为医学的组成部分的中国医学,同样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疾病防治、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力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中国医学与西方近现代医学是有许多差异的,它的发展与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等都有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7.html

共找到54,3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