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金匮水肿腹胀症因各别治法不同_症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后调其经。此与胀论篇所谓营气循脉,卫气逆,并循分肉,为肤胀,三里而泻,同一法门也。腹中论,但曰心腹满,旦食不能暮食,则遍身未皆大,在里不在表,故用鸡矢以下,此即内经所谓中满者泻之,泄之则胀已,是也。汤液篇曰∶平治极衡,去...

http://qihuangzhishu.com/646/12.htm

_【中医宝典】

...指出: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对本病因病、临床病象、治法、方剂均作了详细描述。灵枢·癫狂设专篇论癫狂的表现与鉴别诊断,尤在针灸治疗上为详,首创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点穴法治狂。嗣后朱砂1.5g,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77.html

辨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都非常熟悉的消渴病,阴虚燥热是其公认的基本和证候特点。虽然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但基本治疗的法则就是滋阴、清热、润燥。现在,不少人把糖尿病和消渴等同起来,而无论是临床表现特征还是特点,糖尿病都不等同于消渴。例如有一部分2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61.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书中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的医书。 顾名思义,内经是讲...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0993.html

足部按摩起源于黄帝内经_推拿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到了按摩治病的原理,得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疏通经络气血的治病机制。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605.html

因病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之高,被列为诸癌之首,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0~30%,在消化系统中居于头一位。祖国医学称胃癌为膈中反胃黄帝内经记载较多,如灵枢·四时气曰: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67.htm

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内经而进行的。 脉法的初期应当是经络检查,经络检查里的方法之一是诊脉动亦即脉,正式形成的诊脉动为主的脉诊是内经介绍给后A的,后世的脉法完全是诊脉动的方法,这亦正是继承内经的,内经诊脉方法和部位尽管不同,同时亦没有提出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8.html

_中医伤科按摩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伤痛,形伤肿。说明肿与痛是气血损伤的病理反应。难经.第二十二难指出: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也。气无形,血有形。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先伤及于血,或血先伤及于气。先痛而后肿为气伤...

http://qihuangzhishu.com/1035/6.htm

伤寒_医学实在易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川椒、人参、吴茱萸、黄连、黄柏、干姜、乌梅肉各一钱治之。此症不尽属热,缘内经有∶诸逆上冲,皆属于火之训,故列于热证。呕吐哕呃逆诗四证丹溪主二陈(汤),寒温虚实审其因,若由虚呃人参附,蛔证黄(连)梅椒伯遵。吞酸多属于肝,宜以左金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shizaiyi/697-8-1.html

史记在线阅读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

http://wenxue360.com/guji/shiji.html

共找到607,4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