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典籍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药物配方等等。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藏医学。前苏联艺术家出版社曾出版《藏医图集》,他们认为《四部医典》和《藏医图集》是举世无双藏医文献,对它所引起兴趣远远超出了医学范围。 <<四部药典>>图谱 藏文版<<晶珠本草>> 《晶珠本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61.html

关注中医阳光和空气——兼论孔子学说和中医关系_【中医宝典】

...□ 欧阳兵 赵荣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 ●在孔子影响下,中国古代积渐而成是一种“寻根文化”。这种“寻根文化”与现在所言科学技术指向相反:科学技术发展以淘汰前任为突出特征;“寻根文化”以理解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这一点也是中、西医学差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028.html

汪机医学文化背景与学术价值_【中医宝典】

...汪机是新安医学“培元”开创者,是明代四大医学家之一。他提出“培补元气”、“营卫一气”医学思想,有着深厚文化背景,对当今中医学发展具有理论上意义。 汪机医学文化背景 汪机医学思想产生大文化背景是新安朱熹理学,小文化背景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23.html

藏医特色疗法——泻下疗法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也特书章阐述泻下疗法。后世藏医名著中皆有专章叙述。此法千余年经久不衰,延用至今。 【疗法介绍】 一、操作方法 1、术前诊察 (1)诊察能否使用泻药(见适应症及禁忌症项)。 (2)诊察施行泻法时机:疾病已届...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51.html

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包含着阴阳种对立势力相互依存和斗争。中医应用这个观点,指导防病治病实践,在历史上对祖国医学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这是应当肯定。阴阳五行学说,贯穿在中医学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人体脏腑组织...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5.html

蒙医三根_民族中医蒙医_【中医宝典】

...蒙医同中医、藏医、维吾尔医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医药学宝库。蒙医理论体系形成吸收了藏医及印度医学部分基本理论和中医学有关知识,并以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思想为指导,经几千年实践逐步形成具有独特见解民族医学。 蒙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三根、七...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87.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各具特色理论学说,形成以刘完素为代表河间学和以张元素为代表易水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他们在医学理论和医术方面,勇于创新,各成一家,风之所被,延续至明清代,开拓了中医学发展新局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4.html

“温补”学说景岳倡,养葵鼓峰重“命门”_【中医宝典】

...赵献可,字养葵(以字行),自号医巫闾子。明万历、天启间(公元1573~1628年)在世,享年56岁,世居鄞县(今宁波市)。好学善悟,贯通《易》学,精研医道,其所著《邯郸遗稿》等书,均强调“养火”,尤其突出当养“命门”,在医学史上是一位“温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94.html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宣德五年(1430),朝鲜芦重礼等医生来中国,邀请明太医院医生周永中和高文中,质疑并鉴定本国药草真伪等。我国《医学疑问》载,1617年朝鲜陪臣随医崔顺立等来中国求教医药问题。问答内容由傅懋先撰成《医学疑问》一书。明代,朝鲜对中国医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4.htm

北洋政府时期中医抗争运动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大学规程》医学、药学门,完全没有中医药学方面规定,这就是民元所谓教育系统“漏列”中医事件。 教育系统“漏列”中医药案,引发了近代医学史上首次抗争救亡运动。上海神州医药总会余伯陶等人,立即和各地医学团体进行联系,至1913年10月有19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03.html

共找到917,6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