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第四卷·地战解析

...本篇以《地战》为题,旨在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阐述地理条件与战争实践的关系,揭示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乃是实现“以寡敌众,以弱胜强”的重要条件。它认为,战争指导者仅仅从兵力对比上知道敌人可以打和自己能够打,这仅有一半胜利的可能性,而只有知道敌人可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040.html

实践的解释_实践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 practice;practise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际去做;履行 make good 实践诺言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纪念白求恩》 国语辞典 實行、履行。 宋史.卷四十二.理宗本...

http://hanwen360.com/c/282605.html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医抗争运动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大学规程》医学、药学两门,完全没有中医药学方面的规定,这就是民元的所谓教育系统“漏列”中医事件。 教育系统“漏列”中医药案,引发了近代医学史上首次抗争救亡运动。上海神州医药总会余伯陶等人,立即和各地医学团体进行联系,1913年10月有19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03.html

后世脉法存在的问题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原则上不出《脉经》的范围,尽管在医学上有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明清时期的伤寒、温病学的发展,以及临床各科,各种新疾病新问题的接触和解决等重大发展,但脉学却不能与之相符,虽有进展,相形之下是明显见绌的。 2、脉诊形成单系列带来的流弊 《脉经》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8.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了相应历史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一)中国历代医家的贡献在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上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http://qihuangzhishu.com/44/2.htm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了相应历史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一)中国历代医家的贡献在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上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1-1.html

秦汉时期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开创了在正史中为名医立传之先例。关于扁鹊的事迹,从战国末期西汉时期,社会上流传很广,司马迁选用了扁鹊的3则医案。这三则医案即辨赵简子昏迷、虢太子尸厥、扁鹊望齐桓候之色等,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写道:“余每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5.html

明代时期拔罐简史_拔罐文化_【中医宝典】

...片时,药筒已温,拔去塞孔木条,其筒自脱。”(《外科正宗·痈疽门》)。这种煮拔药筒的方法,在明清的一些重要外科著作如《外科大成》等以及《医宗金鉴》,都有详略不等的载述,表明此法当时十分流行。 除了煮拔筒法,也应用一些更为简便的拔罐法,如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3.html

概念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营养”一词并非外来语,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养生说》中即有“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营养”古代又作“荣养”。[例如]《晋书·赵至传》云:“年十三,请师受业……日,吾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至今,在日本仍沿用“荣养”一词。营:...

http://qihuangzhishu.com/484/3.htm

秦汉时期风俗习尚与医药文化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帝国的建立及巩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各地区、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和风俗的融汇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对医药文化的昌盛也多有裨益。 一、岁时、人生礼仪与医药文化 将春节叫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记》、《神异经》和《...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13.html

共找到767,4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