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四·马说写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反对浮华文风,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和西汉古文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和发展,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革新精神的散文。韩愈被前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古文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跟《马说》(即第四篇)...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222.html

智囊(选录)·语智部·苏辙译文及注释

...?今天东坡获罪下狱就是因为他名气太大了,甚至超过了朝廷,而张安道却说:‘东坡确实是个天下奇才!’这怎么能不再次激怒皇上呢?”我说:“那当时如果想要救东坡先生应该如何说呢?”苏辙说:“只能说大宋自从立朝以来,从来没有杀过士大夫,而今陛下如果杀...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5400.html

《栾城集》第四十六卷(苏辙·御史中丞论时事札子十三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集》第四十六卷(苏辙·御史中丞论时事札子十三首)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苏辙 臣伏见高丽北接契丹,南限沧海,中国壤地隔绝,利害本不相及,本朝初许入贡,祖宗知其无益,绝而不通。 熙宁中,罗拯始募海商,诱令朝觐,其意欲以招致远夷,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73.html

●宋朝 游兰溪_《历代游记选》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受欧阳修赏识。由凤翔府签判入朝,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出为杭州通判。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6577.html

《栾城应诏集》第二卷(苏辙·进论五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应诏集》第二卷(苏辙·进论五首) 《汉论》苏辙 古之圣人,制为君臣之分,天子以其一身,立乎天下之上,安受天下之奉己而不辞。 天下之人,奇才壮士,争出其力,自尽于天子之下,而无所逃遁。 此二者何为如此也?天下之事,固其贤者为之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17.html

《栾城应诏集》第四卷(苏辙·进论五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应诏集》第四卷(苏辙·进论五首) 《礼论》苏辙 昔者商周之际,何其为礼之易也。 其在宗庙、朝廷之中,笾豆簠簋、牛羊酒醴之荐,交于堂上,而天子、诸侯、大夫、卿士,周旋揖让,献酬百拜,乐作于下,而礼行于上,雍容和穆,终日而不乱。 夫古...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19.html

《栾城应诏集》第三卷(苏辙·进论五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至,乃捐数千里之地以韩信、彭越,而此两人卒负其功,背叛而不可制。 故夫取天下不可以侥幸于一时之利。 侥幸于一时之利,则必将有百岁不已之患。 此所谓不及远也。 《周公论》苏辙 伊尹既立太甲,不明而放诸桐,天下不以为不义。 武王既没,成王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18.html

上枢密韩太尉书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苏辙苏轼参加制科考试是在1061年,是在守完母丧再返回汴京后,此时的苏辙已经二十二岁,而并非文中所写的“辙生十有九年”,苏辙写这封信明确无误的是在高中进士后。 中进士虽然荣耀,但是只是进入仕途的初始,日后的路还长得很。进士的名次也不能决定...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5.html

《栾城后集》第二十四卷(苏辙·杂文五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 谷始名穀,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亡姊王夫人墓志铭》苏辙 伯父太中大夫生女子四人,仲姊适进士王君东美器之,独享上寿,年七十有五。 従其子肄为梓州铜山尉,官满而归,没于乡闾,实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庚寅也。 前一岁,辙兄子瞻皆自岭南蒙恩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03.html

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参考资料:1、宋绪连 .唐宋八大家散文 广选 新注 集评 柳宗元卷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6 :142-146 . 2、吕晴飞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1 :259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1261.html

共找到261,0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