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石雕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的1064) 1036年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娶王弗 1057年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的1059.6) 1059年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任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
...;只是苏轼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聪明误一生,”也是实情。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又在诗文中讥讽“新进”,被对方构陷入狱。一场“乌台诗案”,震惊朝野,幸有元老重臣营救,加上太皇太后干预,苏轼才免得一死,贬谪黄州。在黄州期间,侍妾朝云为...
...《自戒》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劝戒自己不要贪恋优越物质享受的诗,如不要贪恋女色、久居深宫、贪图膏粱厚味以及以车代步等。 《自戒》 出舆入辇,蹶瘘之机; 洞房清宫,寒热之媒; 皓齿娥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浓,腐肠之药。 解读 这首诗是宋朝著名...
...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方法;办法 [method]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又如:用法;...
...自知,不烦更相说。 我今说此偈,于道亦云远,如眼根自见,是眼非我有。 当有无耳人,听此非舌言,于一弹指顷,洗我千劫罪。 《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苏轼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曰:“以无所得故而得。” 舍利弗得阿罗汉道,亦曰:“以无所得故而...
...有不远千里观光求用之心。 然法行数年,未见朝廷非次擢用一人,此乃如臣等辈不举所闻之过也。 伏见蜀人朝奉郎新差通判延州事何宗元,吏道详明,士行修饰,学古著文,颇适于用。 近以所著《十议》示臣,文词雅健,议论审当。 臣愚不肖,谓可试之以事,观其...
...使功不如使过,而观过足以知仁。 特借齿牙,曲成羽翼。 轼敢不服勤簿领,祗畏简书。 策蹇磨铅,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补劓,渐收无用之身。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谢中书舍人启》苏轼 右轼启。 蒙恩授前件官者。 起于贬所,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参法从。 省躬...
...1977年版,远景出版社) 书名:说苏轼 作者:黄玉峰著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1 字数:256000 版次:1 页数:268 印刷时间:2008-6-1 开本:16开 印次:2 纸张:胶版纸 ISBN:...
...出自:宋辽金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类型:抒情 人生原文如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祖父苏序,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生性放达,黄庭坚称他“真神仙中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