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_【中医宝典】

...【概述】 本病系细菌进入中耳所致急性化脓性感染。其临床表现,初期为耳内胀痛、灼痛或刺痛,并放射至枕、颞部,鼓膜积脓及穿孔前可发热、食欲减退;重者有恶心呕吐,甚至抽风等中毒症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针灸治疗,早期报道见于五十年代[1]。...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404.html

耳朵流水应该怎么办?_五官耳鼻喉科中耳炎_【中医宝典】

...耳朵流水系指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故称为耳溢液或耳漏。 按流出液体性状可有: (1)油脂状。油脂盯,俗称油耳朵。 (2)水样。耳道溢液呈现黄色,大疱鼓膜炎破裂呈血性水,单纯性多为腥味粘脓,胆脂瘤中耳炎为臭脓。 (3)脓血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965.html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咽鼓管感染: 止呼吸道感染后,鼻咽部分泌物可因擤鼻、吞咽及呕吐等进入鼓室,也是造成中耳炎最多见途径。小儿发病率高原因: ①易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 ②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ZhongErYan266933.htm

急性化脓中耳炎治疗_五官耳鼻喉科中耳炎_【中医宝典】

...急性化脓性分两步治疗: (1)全身治疗:积极进行病因治疗,预防发生并发症。早期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2)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耳道内滴用2%酚甘油以减轻耳痛和促进局部炎症消退。鼓膜穿孔后,以保持良好引流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5077.html

变应性鼻炎为什么容易并发分泌中耳炎_五官耳鼻喉科鼻炎_【中医宝典】

...或渗出状态,可造成咽鼓管狭窄和阻塞,使其通气功能不良,进而出现分泌一系列表现如耳闷耳胀,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等。 在正常情况下,咽鼓管具有调节机能,可使中耳腔气压和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当鼓室空气逐渐被吸收时,咽鼓管在吞咽或打呵欠时瞬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111.html

儿童是中耳炎“高危人群”_婴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差,是中耳炎“高危人群”。中耳炎是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表现。 耳朵各种疾患都会对听力造成威胁,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差,是中耳炎“高危人群”。中耳炎是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749.html

中耳炎鼓室积液怎么办_五官耳鼻喉科中耳炎_【中医宝典】

...鼓室积液是咽鼓管阻塞后所致分泌一种临床表现。鼓室有了积液,怎么办呢?该不该抽?如何抽?对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急性期不要抽分泌中耳炎病程较短者,可以通过麻黄素滴鼻及其他药物治疗等方法治疗,或采用咽鼓管吹张方法,使咽鼓管...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5102.html

中耳炎_《自我调养巧治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耳炎,根据临床特点,分为急性和慢性中耳炎,按炎症发展不同阶段,分为非化脓性(卡他性)和化脓性中耳炎两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幼儿,发展快,疼痛剧烈,为搏动跳痛,听力损失严重和鼓膜病变明显,化脓期反应剧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由急性...

http://qihuangzhishu.com/146/139.htm

引起耳痛常见病因内容_五官耳鼻喉科中耳炎_【中医宝典】

...外耳道炎和急性是耳痛常见病因。前者外耳道红肿,局部压痛明显,张口时耳痛加剧;急性中耳炎时耳痛呈跳痛状,鼓膜穿孔后,脓液流出,耳痛明显减轻。慢性中耳炎有颅内外并发症时,除有耳痛症状外,多伴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及眩晕等症状。耳部肿瘤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960.html

气压创伤性中耳炎_气压创伤性中耳炎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气压损伤 在大气压骤然改变时,咽鼓管口不能顺利开放以调节鼓室内压力,因而引起鼓室损伤,类似无菌中耳炎,称为气压损伤。正常情况下,咽鼓管在吞咽、呵欠和擤鼻时进行瞬间开放,使鼓室内气压和外界气压保持平衡。当咽鼓管有病理改变时,如感冒、鼻窦炎...

http://jb39.com/jibing/QiYaSunShang268478.htm

共找到878,6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