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_《药征》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主治胸膈郁结、痰饮也。【考证】桔梗白散证曰∶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以上一方,贝母三分。仲景氏用贝母也,特此一方已然。考之本草,古人用贝母,主治郁结痰饮,旁治咳嗽、乳汁不下也。乃与仲景氏治浊唾腥臭,其归一也已。其功于桔梗,大同而小异也。【...

http://qihuangzhishu.com/895/17.htm

贝母_《药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主治胸膈郁结、痰饮也。【考证】桔梗白散证曰∶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以上一方,贝母三分。仲景氏用贝母也,特此一方已然。考之本草,古人用贝母,主治郁结痰饮,旁治咳嗽、乳汁不下也。乃与仲景氏治浊唾腥臭,其归一也已。其功于桔梗,大同而小异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zheng/895-6-4.html

和血的关系_【中医宝典】

...属阳,血属阴,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气血之间存在着为血帅、血为母的关系。 为血帅指的是能生血、能行血及能统血三个方面。 能生血:血的化生过程离不开气化。无论是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90.html

_【本草纲目】

...守 【释名】 【气味】 【主治】 【附方】 ...

http://wenxue360.com/bencaogangmu/archives/491.html

、守、行气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催法催,是指通过各种手法,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神应经》云:"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此外,如刮动针柄、弹摇针身、沿经循摄等法,也都有催的作用。临床常用的催法有:1.搜法: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8.htm

瘿_【中医宝典】

...瘿是以颈前漫肿,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按之柔软,可随喜怒而消长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肿大性疾病。俗称“大脖子”病。《诸病源候论》云:“瘿者,由忧患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人于脉,搏颈下而成之。”本病的病因与居住地区水质过偏和情志内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249.html

的概念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中医学中的,是指人体内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而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还是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10.html

青带下_《傅青主女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妇人有带下而色青者,甚则绿如绿豆汁,稠粘不断,其腥臭,所谓青带也。夫青带乃肝经之湿热。肝属木,木色属青,带下流如绿豆汁,明明是肝木之病矣。但肝木最喜水润,湿亦水之积,似湿非肝木之所恶,何以竟成青带之症?不知水为肝木之所喜,而湿实肝木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65/7.htm

肠道囊肿症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肠道囊肿症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本身无特殊治疗方法,如无明显症状,可进行临床观察,无需特殊治疗,有时囊肿可自行消失。如有明显的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临床症状时,可行氧吸入治疗,有报告用高压氧吸入以2.5个大气压,每日1次,每次2h,2~3次后即可取得囊肿消失和症状缓解...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ChangDaoQiNangZhongZheng252147.htm

迫求其治也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更立,各有所盛,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太过不及,即盛虚之变,但五运更立,则变有不同耳。)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过,过失之谓,凡太过不及皆为过也。)...

http://qihuangzhishu.com/481/333.htm

共找到120,9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