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_经络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乃阳明经药,非太阳经药也。即此而推,其夭于药者不知其几矣!仁人君子,慎勿轻议,当留心于此焉!今将灵枢等经,及滑伯仁十四经络发挥,纂其最要者,为经络。...

http://qihuangzhishu.com/304/2.htm

伤寒热病总论_伤寒大白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拘日数,言里症在后也。按此乃是伤寒传经之阳症,非言寒中三阴不发热之纯阴症也。仲景于是补内经之缺,作伤寒论,阐发寒邪能伤阳经,而为传经热病;岂寒邪反不能伤阴经。而为直中阴经之阴症乎?于是详列六经,其各条下注明证形脉治,分别某者为表,某...

http://qihuangzhishu.com/682/6.htm

经络先兆的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密集的网络组织遍布人体,纵横交错无所不至,起到了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如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由于经络系统是一个网状的、互相沟通的整体,因此对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左右等各方面都起着联系作用,把人体内部...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00.htm

脏腑与胞宫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条直通的经络联系,即素问·奇病论说的“胞络者,系于肾”。又肾脉与任脉交会于“关元”,与冲脉下行支相并而行,与督脉同是“贯脊属肾”,所以肾脉又通过冲、任、督三脉与胞宫相联系。2。功能上的联系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

http://qihuangzhishu.com/81/11.htm

经络是什么?_【中医宝典】

...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59.html

经络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症状和病症。伏冲指冲脉循行进入脊椎骨内的部分。即冲脉在体内深层的分部,所以称“伏冲”(灵枢·百病始生篇)。浮络指位于皮下浅表的络脉。如素问.皮部论:「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男之络也。」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凡直行干线都称经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4-1.html

张重华_(五)经络意义重大,临诊不可疏忘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的径路,其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zhonghua/606-3-5.html

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自成体系。此外,散在于内经难经中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及各种治法;在伤寒论中也得到了比较集中、全面、系统的体现。(二)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系统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与经络脏腑、八纲紧密联系在一起,用以代表伤寒的六种疾病类型。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1.htm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洁古云岐针法,一卷。金·张璧撰(按:张璧即云岐子,其父为张洁古)。本书主要论述针法补泻和部分针刺治疗经验,文字简略。内有:论迎随补泻、经络取原(穴)法、王海藏拔原例、经络腧穴配合法,以及针刺伤寒,热痛诸法,洁古刺诸痛法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638.htm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洁古云岐针法,一卷。金·张璧撰(按:张璧即云岐子,其父为张洁古)。本书主要论述针法补泻和部分针刺治疗经验,文字简略。内有:论迎随补泻、经络取原(穴)法、王海藏拔原例、经络腧穴配合法,以及针刺伤寒,热痛诸法,洁古刺诸痛法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43.htm

共找到490,8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