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治咳嗽_【中医宝典】

...□ 曹元成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咳嗽是冬季常见病,对于咳嗽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仅从脏腑辨证来说,《素问·咳论篇》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说法。以下就从五脏入手,介绍不同类型咳嗽的辨证方法。 心咳:表现为咳嗽,咳吐白痰。咳嗽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917.html

六腑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另外,大肠病变可影响及胃、肺等脏腑,使之功能失常。 (5)膀胱 膀胱位于下腹腔内,为囊性器官,居肾之下,大肠之前。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膀胱位置最低,是水液代谢之后多余水液汇聚之处。膀胱的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42.html

妇人经水不调_《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也,宜四物、黄连、香附。过期色淡者,痰多也,宜二陈、川芎。有血虚过期,宜四物加黄 、陈皮、升麻。有气血俱热,未期先至,宜柴胡、黄 、归、芍、生地、香附。有经不调而血水淡白者,用参、 、芎、归、香附、白芍,腹痛加胶珠、艾叶、玄胡。过期作痛,虚...

http://qihuangzhishu.com/199/6.htm

霍乱心腹痛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冷热不调,饮食不节,使人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于肠胃之间,则成霍乱。霍乱而心腹痛者,是风邪之气客于脏腑之间,冷气与真气相击,或上攻心,或下攻腹,故心腹痛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23/729.htm

顶门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系指位于上星穴处而生的痈。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顶门疽、佛头疽。本病多由脏腑阴阳不调,热毒上壅而致。其治法,实证可参见外痈条,虚证参见无头疽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627.htm

五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五种疝之总称。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皆因脏腑虚弱,饮食不节,血气不和,寒温不调之所生也。即石疝、血疝、阴疝、妒疝、气疝。参见有关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880.htm

寸口脉所主脏腑的几种不同见解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脉分屑脏腑,《难经》提出独取寸口。至于为什么独取寸口?第二难中明确回答,寸口是脉之大要会,为阴阳十二经脉会合的要点。人体内营卫的运行,气机的升降出入,气血的盛衰等变化,这些阴阳往复的动向,无一不是从寸口脉象反映出来。 寸口脉,属于太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08.html

妇人两胁胀痛方论_《妇人大全良方》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夫妇人两胁胀痛者,由脏腑虚弱,气血不调,风冷之气客于肠胃,伤于胞络之间,与血气相搏,壅塞不宣,邪正交争冲击,故令两胁胀痛也。治妇人脾胃虚,气攻两胁胀痛,草豆蔻散方。...

http://qihuangzhishu.com/621/360.htm

腹痛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其热而痛者,则面赤,或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是也;冷而痛者,面色或青或白,甚者乃至面黑,唇口、爪皆青是...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720.htm

共找到28,6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