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病变的本质(病机),正是中医脉诊探求的对象。根据脉诊来辨析证候,探求病机,进而处方论治,是每个临床中医师应当掌握和必须擅长的。 胡心藻文章中还大量引用古人及当代脉学泰斗费兆馥先生的原话,让人误以为他们鼓励“据脉断症”。笔者查阅了从古到今...
...之一。二、证、病常不一致(一)假证、倒证病是本质,证是病的反映,证虽然是本质的反映,但毕竟与本质有一定差距,由于个体的差异,反映于外的现象,其严重程度不一定和疾病本质成正比,有时现象较轻,而本质已很重,有时出现交叉证。假象常常掩盖了本质的真象...
...脉象即称为平脉,所谓“有胃为平”,平脉是正常生理状态的反映;缺少胃气的脉为病脉,曰“胃少为病”;失去胃气的脉即为死脉,曰“无胃为死”,是病情危重反映,亦称真藏脉。 神:脉贵有神,心主血而藏神,脉为血之府,血气充盈,心神便健旺,脉象自然有神,脉...
...尽出无遗,何致有不彻之患哉?【阐释】 发汗不彻,为太阳与阳明并病的主要原因。虽为并病,但表证仍然存在的时候,仍当用发汗的方法,而不能使用下法。原文所举诸种证状,皆汗出不彻之故。何以知其汗出不彻,原文云:以脉涩知之。郑氏谓:“涩为血少,此以涩...
...疏方,遂为立方如下∶生石膏(三两捣细) 生杭芍(八钱) 生怀山药(八钱) 野台参(四两)白头翁(八钱) 秦皮(六钱) 天花粉(八钱) 甘草(三钱)上药八味,共煎三盅,分三次温饮下。方中之义,是合白虎加人参汤与白头翁汤为一方,而又因证加他药也...
...。经综合收集与疾病有关的临床资料,分析内外致病因素及病位所在,与患者的个体情况结合,通过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以及外科特有的肿痛痒脓麻、溃疡色形、善恶顺逆的辨证。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进而对病变的病因病位、病变机理、功能状态及演变趋势等...
...肾阳虚衰的一面。关格一病,最为危候,如林佩琴说:“下关上格,中焦气不升降,乃阴阳离绝之危候”(《类证治裁·关格》)。对于关格,中医文献论述较多。在《内经》关格为以脉论证,即通过脉象的变化阐述病机,亦即通过人迎、寸口脉象的亢盛,反映阴阳离绝的...
...中,辨病尤为重要。辨证是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四诊来收集与疾病有关的临床资料,然后依据八纲辨证、脏象学说、病邪学说、经络学说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进而对其病变的病因病位、病变机理、功能状态及演变趋势等作出综合性的评定,...
...证者,但少少饮之,微下为度,不可饮多,恐大泄利也。虚弱人可作煮散煎服。太阳病,若吐下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难者,与小承气汤利之则愈。(此太阳阳明证也。)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初一服,谵语止;若更衣者,停后服,不尔,尽与之。(...
...阴亏阳亢之所致。为其肾阴心阳不能相济为功,是以精神昏愦,闭目蜷卧,烦人言语,此乃热邪深陷气化隔阂之候,在温病中最为险证。正不可因其脉象无火,身不甚热,而视为易治之证也。愚向拟有坎离互根汤可为治此病的方,今将其方略为加减俾与病候相宜。 【处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