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李中梓 朝代:明 年份:公元1642年 卷一 之名义 气口独以为五脏主 辨至数 日夜五十营 贵平旦 寸关尺之义 三焦分发三部 重轻审察 阴阳辨别 内经分发脏腑定位 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 政运有不应之 人迎气口 分四时六...

http://qihuangzhishu.com/801/index.htm

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验也.若只凭而不问症.未免以寒为热.以表为里.以阴为阳.颠倒错乱.而夭人长寿者有矣.是以古人治病.不专于.而必兼于审症.良有以也.奈何世人不明乎此.往往有病讳而不言.惟以诊脉而试医之能否.之而所言偶中.便视为良医.倾心付托.笃意委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9-9.html

学用经方须重视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腹具有客观性与重复性强的特点,可弥补舌之不足。 ●张仲景对腹证非常重视,在判断病位、阐述病因、分辨病机,以及确定治疗原则上多有对腹证的应用。 ●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论述,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682.html

刘氏诀-肝(胆)附:简谈诊脉方法_【中医宝典】

...我们来简述一下诊脉法。另外,也对上述7作一下详细讲解。 1、的临床地位 又称切脉。属中医四“望闻问切”之一。内经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 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那么,把切脉列于第四位,并谓之巧,是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85.html

法脉案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有胃脘痈者,当何如?曰∶此者当候胃,其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则热。人迎者胃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此下六条,皆《内经》脉案,教人以之法也。者无失色,而于尤当从容比类,循上及下以求索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6-13.html

候入式法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医者,人之司命也。者,医之大业也。盖医家苟不明,则如冥行索途,动致颠覆矣。夫大方、妇人、小儿、风科,必先诊脉后,对证处药,独疮科之流,多有不候,专于治外,或有证候疑难,别召方脉诊察,于疮科之辈,甘当浅陋之名,噫!其小哉如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7-1.html

矫世惑论_《诀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矣.凡此皆难尽凭之明验也.若只凭而不问症.未免以寒为热.以表为里.以阴为阳.颠倒错乱.而夭人长寿者有矣.是以古人治病.不专于.而必兼于审症.良有以也.奈何世人不明乎此.往往有病讳而不言.惟以诊脉而试医之能否.之而所言偶中.便视为良医...

http://qihuangzhishu.com/943/66.htm

诊法之其他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足兰是足部的趺阳、太溪、太冲三。由于它们在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为历代医家所注重。如《诀汇辨》认为:足三为人生根本之所系,临之时不可不察。 除了独取寸口诊脉外,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怯。 一、足三 足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9.html

胎怪鬼胎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胎变幻最多,《脉经》总以阴阳嘘吸停匀为主。乃近尝有细弱而两旁涣散有晕,一息五至以上,来盛去衰,仅以浮中之候,重按即空,细审举按之间,指下微见滑疾,全似血虚气燥之。此血虚有热之妇,一二月之孕多见之。若专据,不知为孕也,亦必以甘酸之剂...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7-21.html

共找到78,3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