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穴名。出《灵枢·》。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153.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穴名。出《灵枢·》。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之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外侧支,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及支气管炎...

http://qihuangzhishu.com/168/496.htm

热病五十九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会、前项、百会、后顶也。次两旁二行各五穴∶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也。又次两旁二行各五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也。五行共二十五穴,俱在巅顶之上,故可散越诸阳热气之逆于上者。)大杼、膺、缺盆、,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大杼...

http://qihuangzhishu.com/481/304.htm

蒙医正脑术—震荡疗法_【中医宝典】

...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人善于骑马射箭,不可避免会出现坠马骨折、关节脱位、脑震荡、刀箭伤等症。 汉代文献中记载,有一次苏武受了刀伤,匈奴医生掘了一坑,加上热灰,将昏厥的苏武放在热灰上,蹈其而使其脱险。 关于蒙医治刀伤用何种器具,至今尚未发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79.html

感冒针灸疗法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1.体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 配穴:风寒感冒,加风门、肺;风热感冒,加鱼际、外关;暑湿感冒,加支沟;气虚感冒,加气海、足三里;阳虚感冒,加百会、关元;血虚感冒,加血海、三阴交;阴虚感冒,加太溪。 2.耳针疗法: 取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31.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经穴别名。《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缺盆、,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王冰注:“膺俞者,膺中之俞也,正名中府。”见中府条。②前胸两则的穴位。《素问·气穴论》:“膺十二穴。”王冰注:“谓云门、中府、周荣、胸乡、天溪、食窦,...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090.htm

消渴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_【中医宝典】

...部位及其次数如下:足阴41、头面30、下18、上15、小腹13、手背9、胸脘8、腿阳8。各种针灸方法的穴次为:灸58、10(其中泻8、补1、补泻结合1)、刺血4。对文献及其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古代针灸治疗本证有以下特点。 循经取穴特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1.html

:给皮神经减压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周颖 在临床中,常被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或“风湿性疾病”的患者,有相当数量属于神经功能障碍。这些慢性疾病,有的使用多种方法久治无效,而采用铍治疗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 这是为什么?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155.html

《官》篇论刺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治心痹。刺此者,傍之也。”此法以一手按前心,相当胸部募穴等处,一手按其后背,相当于相应的俞处,当前后有压痛处进针。这种一前一后,阴阳对偶的针法,称为偶刺,又称“阴阳刺”。临床对脏腑病痛以胸腹部募穴和穴相配同刺,即属本法。(2)、...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3.html

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芒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为芒。 芒系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其体长度约为17~25cm(5.0~8.o寸),也有长度在33cm(1尺)以上的,这样就具备了进针深的特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71.html

共找到71,9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