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种神经细胞组成并伴有皮质发育不良,因此认为DNT为一种胚胎期发育不良而形成的肿瘤。另有作者提出DNT事实上是由排列异位、紊乱的正常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错构瘤。 (二)发病机制 神经节胶质瘤一般质地较韧,色灰红,呈结节分叶状,与周围...
...全身不适、纳差、体重减轻等,这些同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以及生长方式有关,良性肿瘤较少出现症状,囊性较实体瘤产生症状少,膨胀性生长会产生压迫症状,浸润性生长常出现受累脏器的相应症状。临床多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有: 1.纵隔脂肪源性肿瘤 分良性及...
...-FU)加左旋咪唑(Lev)治疗晚期大肠癌的随机分组临床试验有3个,总病例数400人,但均未证实含左旋咪唑(Lev)的方案能提高有效率,延缓肿瘤进展时间或提高生存率。 1974年,Verhaegen等首次报道Lev单药辅助治疗的结果,...
...(一)发病原因 卵巢环管状性索肿瘤有家族遗传性因素。 (二)发病机制 1.大体检查 (1)临床伴有黑斑息肉综合征:肿瘤体积大多较小,在显微镜下才可发现,一般直径<3cm,单侧或双侧,其中双侧约占2/3。实性,切面灰黄色,呈单个或多个结节状...
...细菌感染抗菌治疗的疗程多长为宜缺少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近年来认识到,不适当的延长抗菌治疗疗程、增加抗菌药物的暴露时间是造成耐药率上升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快速起效的新型抗菌药物的出现、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研究的深入、...
...血吸虫病、膀胱黏膜白斑、腺性膀胱炎、尿石、尿潴留等也可能是膀胱癌的诱因。 (二)发病机制 1.肿瘤的生长方式 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浸润性癌。原位癌局限在黏膜内,移行细胞癌多为乳头状,鳞癌和腺癌常有浸润。肿瘤浸润深度是临床(T)和病理(P)...
...0.025~0.05mg/L的浓度即可抑菌,较高浓度对繁殖期细菌有杀菌作用。单用时结核杆菌易产生耐药性,但与其他抗结核药无交叉耐药性,如与其他抗结核病联用,则能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并增强疗效。抗菌机制可能是抑制分枝菌酸(mycolic acid)的...
...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外周血清中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等的水平均明显升高。它们能诱导黏附分子(LFA-1、ICAM-1和ELAM-1)的表达,从而使中性粒细胞易与血管内皮细胞接触,...
...发展了清热解毒学说,常用凉膈散、黄连解毒丸等治疗热性病症,为清热解毒的临床应用树立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对清热解毒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热毒与肿瘤的关系比较密切。临床实践证明,清热解毒药或清热解毒法对某些恶性肿瘤或某些恶性肿瘤的某个阶段有一定疗效,...
...月经不调的诱发机制有什么?月经的正常与否是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如果月经来潮不正常的话,这时女性就需要注意特别关注一下自己的健康问题了。对此,专家归纳了导致女性月经不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甲状腺的问题: 甲状腺机能若有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