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求学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95.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赵宋是再次南北朝_道家_【文学360】

...至于由《老子》这章后半段所引起:“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之治政治思想,在以往历史上,常被误解,乃至被有些领导一个时代帝王位,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它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7.html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思想,与老子代表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现在再作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病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4.html

第六十三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谦之案:成玄英庄子逍遥游篇疏、后汉书荀爽传引首二句并同,文子道原篇引首二句同,第三句作“知不知也”,疑“味”字乃“知”字倒植而误。知无知,即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之旨。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姚鼐曰:“大小多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9.html

老子·道经·第二章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因此圣人用无为观点对待世事,...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45.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四章评析

...在学术界,关于老子“道”属性,有几种不同观点,最典型主要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截然对立观点。持“唯心论”观点学者认为“老子‘道’是一个超时空无差别的绝对静止精神本体”。对此,张松如认为,“我们不这样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6.html

道家教育思想_道家_【文学360】

...主要论点是: 一、文化堕落论 老子以 “道” 为本体。“道”与“无”同义,是“先天地生”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创作。老子认为,人类创造文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7.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寇准胆识_道家_【文学360】

...讲到这里,再让我们多费些时间,稍微了解有关宋一代名臣寇准表儒内道大手笔。同时也可了解一下,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精神,用之在臣道精彩一幕。寇准确是一位深信黄老之道学者,在他担当军国大事任内,家里还隐密地供养着一位专修神仙丹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8.html

老子·道经·第六章解读

...把神秘莫名“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生殖器官,是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生育着万物“道”特性。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表述方法,在老子书中屡屡出现。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从用词遣名习惯上看,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章评析

...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这句话对老子“以其无死地”是一个很好注脚,只要人能够依照天道行事,那么...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2.html

共找到850,5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