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二章流水行云永不居_道家_【文学360】

...如雁过长空,风来竹面,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胸中。 所谓“行不言之教”,是说万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说不作,或作而后说,往往都是徒费唇舌而已。因此,如推崇道家、善学老子之教的司马子长(迁),在他的自序中,引用孔子之意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6.html

老子他说》第十章为政治国的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的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章的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他说》第五章风箱式的说话艺术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为了说明天理的公平,与真正圣人的无主而任负化育,便直接指出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既不是谁所主宰,也不是天地的有心制作。万物的造化生灭,都是乘虚而来,还虚而去。暂时偶然存在的一刹那,只是有无相生的动态而已。因为有刹那绵延绝续常有的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0.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知识是烦恼的根源_道家_【文学360】

...古人有言“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东西方表达的方式不同。佛学未进人中国,“无学”的观念尚未在中国宏扬,老子就有“绝学”这个观念了。后来佛家的“无学”,来诠释老子的“绝学”,颇有相得益彰之效。 修道成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六章一肩挑尽古今愁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六章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哥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的原理而来。如此习静修炼,锻炼精神和肉体,互相合一而归于至静之极的不动之动,便可达到神仙“冲举”的成果。这便是中国神仙方伎学术的根据。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2.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的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的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的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的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的“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的“黄老之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6.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五章评析

...在本章里,老子用夸张的手法这样写道把“德”蕴含在自己的身心里,而且积蓄得十分深厚,就像无知无欲的赤子,毒虫、猛兽、恶禽都不会去伤害他,同时他也不会去伤害禽兽虫豸,所以不会招引兽禽的伤害。他形象地说婴儿的生殖器勃起和大声哭喊,这是他...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7.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四章投鞭断流的苻坚_道家_【文学360】

...但是,所谓“有道者不处”的“有道者”,难道是专指“入山唯恐不深,避世唯恐不远”的山林修道之士吗?当然不是如此,综合老子所谓的“道”,既不如佛家一样的绝对出世的,也不是如儒家一样的必然入世的,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的。换言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5.html

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出自《史记》_史书_【文学360】

...1、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 2、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144.html

老子乳丹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圣惠》老子乳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老子乳丹【别名】太乙神丹【处方】蜜3升,新生儿乳3升。【制法】上合煎1-2沸,以不津器盛之。【功能主治】补益。主【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1中盏。【摘录】《圣惠》卷九十四...

http://zhongyaofangji.com/l/laozirudan.html

共找到429,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