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 非处方药(OTC)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开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非处方类药品在外包装上会表明OTC标志,...
...太窄,研究时间太短,致使一些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上市前很难被观察到。如发生率在1/1万~1/10万的不良反应、诱发期很长的不良反应、体特性反应、未研究人群的反应、同时发生的疾病或合并用药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后果等,在药品上市前的安全评价中很难观察到...
...已是保证药品质量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没有受过药学专业知识培训的人是不可能胜任医院药剂技术工作的,也就谈不上保证药品质量、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因此,医疗机构必须配备药学技术人员。医疗机构配备药学技术人员有很久的历史。我国...
...谈到,今年卫生部将严格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实行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制度和处方评价制度,杜绝药品回扣和开单提成行为。对医生不当处方在院内进行公示和点评,建立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同级...
...数量的逐年增长,预防类和保健类药物成为不少人的必备之物。但市场上此类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甚至鱼目混珠,所以,在购买和食用时,安全放心就显得尤其重要。 记者:请您从专业角度谈谈怎样加强药品的安全性? 李长龄:每种药物都要经过研制、生产、流通和...
...每个月会有78%的中老年人会服用药物。 据报道,在住院患者中,年龄高于80岁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l—50岁为11.8%,10—30岁仅3%。可见药害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大问题,把老年人群的安全用药放在首位是有必要的。但...
...或是在小诊所静脉注射而引起的。该急救中心主任李晓峰介绍,经过静脉注射而产生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是抗生素类,占被抢救患者的80%以上,主要表现也都是皮肤上的变化,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 通过哈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近年来的515例不良反应的...
...吃药更容易,应该是医药科技的一大进步”。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主任钱廷元介绍说,近两三年,市场上的儿童用药变化颇多,首先就体现在外包装上。几乎所有儿童用药的包装都色彩鲜艳,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图像。一种小儿消化用药,包装盒就设计成魔方玩具;某...
...临床上儿童用药剂型较少,专门用于治疗儿童疾病的药品有限,尤其缺少儿童急救药品。因此,医生或家长只好把成人药按比例给儿童服用。在不少成人用药说明书上,生产商会列出依据儿童体重、年龄与成人的比例计算用药量,把儿童当成按比例缩小的成人。但是,儿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