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行不畅,胞脉阻滞,可出现月经后期、痛经、症瘕等。若机体阳气不足,寒自内生,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胞宫功能,可出现痛经、带下病、妊娠腹痛、宫寒不孕等。2.热热为阳邪,耗气伤津,每易动血,迫血妄行。热邪同样有外热、内热、虚热、实热之分,...
...12。经行发热时潮热,经前血热经后虚,发热无时察客热,潮热午后审阴虚。【注】经行发热,时热潮热之病。若在经前则为血热之热。经后则为血虚之热。发热时热,多是外感,须察客邪之热。午后潮热,多属里热,当审阴虚之热也。...
...病证名。属痛经证型之一。多因情绪不舒,肝气郁结,气滞血涩,冲任血行郁阻,不通则痛。症见经前或经行时下腹胀痛,或兼胸乳胀闷不舒,经行涩滞不畅。治宜行气开郁止痛。方用加味乌药汤、七制香附丸、金铃子散、延胡索散等。...
...1.经行发热中药治疗预后较好,如伴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者,经后需继续治疗,方能彻底治愈。 2.经行发热由气虚或阴虚引起的,总由患者体质虚弱,经行脏腑气血或阴虚生内热所致,故经后应继续调养,并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促进机体对经行期...
...证名。吴悔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经行时,由热邪乘于小肠,闭而不通,以致小腹痛如刀刺,宜服八正散,或用牛膝散(牛膝、麝香、乳香)。”参见血瘀痛经条。...
...血热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加减。 丹皮12克 地骨皮12克 生白芍10克 熟地10克 青蒿9克 黄柏9克 茯苓10克 荆芥穗9克 麦冬9克 旱莲草15克 生地榆12克黄芩9克 当归9克加减:经行腹胀腹痛拒按者,加红藤12克、...
...《圣济总录》曰∶妇人崩漏病,经血淋沥不断是也。冲任之脉,所至有时。若非时而下,犹器之津泄,故名曰漏下,盖由血虚气衰,不能约制,又有瘀血在内,因冷热不调,使血败,其色或赤如豆汁,黄如烂瓜,黑如 ,青如蓝,血如脓,五色随五脏,虚损而漏应焉。...
...经行先期(月经先期)是指月经来潮比正常过期提前一周以上,甚至一月两至。 【经行先期(月经先期)】 是指月经来潮比正常过期提前一周以上,甚至一月两至。一般来说,本病属热的较多见,经血量多色深红,质稠浓,并见烦燥、口干、脉数,属血热。如经量不...
...《女科撮要》曰∶有经后发热倦怠,两目如帛蔽。夫脾为诸阴之首,目为血脉之宗。此脾伤而五脏皆为失所,不能归于目也。用补中汤、归脾汤,专主脾胃而愈。凡发久者,阳气亦自病,须调补之。慎斋按∶以上三条,序经行有潮热、客热、发热之证也。经行潮热、客热...
...呕吐或腹泻等症状。疼痛剧烈时可出现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出冷汗, 甚至昏厥。亦有部分患者于经前1~2天即有下腹疼痛,经行时加剧。患有膜性痛经者则于月经第3、4天疼痛最剧,待膜状块物排出后消失。 本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