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多症,流行性过敏性呼吸道综合症等)以及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前期等。(2)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的早期,以及应激状态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3、嗜碱性粒细胞:(1)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
...酸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吕佛琉综合征、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寄生虫感染(旋毛虫、血吸虫、肺吸虫。某些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 ⑤嗜碱粒细胞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深部X线...
...诊断 根据脾大、血液学改变、Ph染色体阳性可作出诊断。对于临床上符合慢粒白血病条件而Ph染色体阴性者,应进一步作bcr/abl融合基因检测。 鉴别 慢粒白血病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Ph(+)急性白血病 Ph染色体虽是慢粒白血病标记...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itmulating factor,G-CSF)是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合成的糖蛋白。能促进中性粒细胞成熟;刺激成熟的粒细胞从骨髓释出;增强中性粒细胞趋化及吞噬功能。...
...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混合集落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CSFs测定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意义:较早发现粒细胞减少症及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移植后,前5天内的病人尿中可测出CSFs活性。同时这种CSFs产生可能是由于机体...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的克隆性疾病。细胞呈恶性增生,以细胞成熟障碍为特征,临床为一慢性过程,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脾脏明显肿大以及新陈代谢增高等表现。【临床表现】患者发病年龄以30-40岁居多,儿童少见,其主要...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血小板数一般不超过600×109/L(60万/mm3),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但其平均容积不是增大,而是减小,只及正常巨核细胞的2/3,血小板功能无明显缺陷,临床上除原发病的症状外,由血小板增多所致的出血及栓塞较少见。...
...(一)治疗 乙胺嗪(海群生)为本症首选药物,方案为6~8mg/(kg·d),分3次口服,持续3周。临床症状和增高的外周血及BALF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异常的肺部X线改变常可在治疗开始后7~10天内缓解。约20%病例出现复发,可提高乙胺嗪...
...(LEC)可助鉴别。 5.Wiskortt-Aldrich综合征 除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外,合并全身广泛湿疹并易于感染,血小板黏附性减低,对ADP、肾上腺素及胶原不发生凝集反应。属隐性遗传性疾病,男婴发病,多于1岁内死亡。 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