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瘀,《本经》谓其“续绝伤”,《日华子本草》记载“消扑损瘀血”,桃仁、红花祛瘀生新;使以大量酒制大黄,荡涤凝瘀败血,导瘀下行,推陈致新,酒制取其善行药性,活血通络之功。诸药合用,使瘀祛新生,胁痛自平。正如张秉成所说:“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
...其一:朱熹《近思录》十四卷提要(直隶总督采进本) 宋朱子与吕祖谦同撰。案年谱,是书成于淳熙二年,朱子年四十六矣。书前有朱子题词曰,淳熙乙未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东阳,过余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宏博,若无津涯...
...目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十全育真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十全育真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十全育真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十全育真汤【处方】野台参(四钱) 生黄芪(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
...云四辈弟子经亦云四辈学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出法上录) 当来变经一卷(或云当来变识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过去佛分卫经一卷(或云过世)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十二头陀经一卷(一名沙门头陀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树提伽经一卷。 宋天竺...
...乌药 延胡索 当归 川芎 灵脂 红花 香附 甘草 枳壳 膏淋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山药 芡实 龙骨 牡蛎 生地黄 党参 白芍 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酸枣仁 知母 茯苓 川芎 甘草...
...曹颖甫(1866~1937),名家达。江苏江阴县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举孝廉,邃文学又知医,尔后入南菁书院深造。时山长黄以周(元同)为晚清经学大师,尝于治经之余以考据训诊之法移治医经,对《伤寒论》研究造诣颇深。曹氏师承有自,于治...
...,眼珠受损,但未破裂,瞳神慢慢变白(外伤性白内障)。【各家论述】方中苏木、血竭、刘寄奴、赤芍、川芎活血祛瘀,疏通络脉;酒生地、当归清热养阴,且有行血之力;枳壳理气以助气活瘀。【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目录 《眼科临症笔记》葛根透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眼科临症笔记》:葛根透毒汤【处方】葛根4钱,连翘3钱,花粉3钱,银花3钱,薄荷1钱半,大贝母3钱,地骨皮3钱,生地3钱,石决明3钱,蝉蜕1钱,牛蒡子1钱半(炒),甘草5分。【...
...延平年间(公元前138年~公元106年),堪称我国第一部腧穴学专著。先秦两汉时期,在针灸未形成独立的专科之前,大量的针灸治疗内容散见于“医经”、“经方”类医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关医药的著作就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共四百九十...
...】《兰室秘藏》卷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审视瑶函》卷三:苍术汤【处方】苍术(制)白芍药 枳壳 白茯苓 白芷 广陈皮 川芎 炙半夏 升麻 炙甘草各等分【制法】上药锉末。【功能主治】祛风化湿,理气健脾。主太阴经头风头痛,腹中胀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