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点测定法_中药_【中医宝典】

...温度作为熔点。 第二 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 取供试品,注意用尽可能低的温度熔融后,吸入两端开口的毛细管同第一,但管端不熔封中,使高达约10mm。在10℃或10℃以下的冷处静置24小时,或置冰上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2044.html

破伤风_《百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生活、工作中尽量避免创伤;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提倡新法接生,有条件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baibingzice/114-4-20.html

特异性感染_《外科学总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欠当的伤口;⑤因某些陈旧性创伤而施行手术如异物摘除前。现在习用的被动免疫是注射从动物牛或马血清中精制所得的破伤风抗毒素TAT。它是一种异种蛋白,有抗原性,可导致过敏反应,而且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不长,6日后即开始被人体除去。因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xuezonglun/985-15-5.html

毒素_《医学微生物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细菌毒素Toxin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1.外毒素Exotoxin:有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外毒素,并可从菌体扩散到环境中。若将产生外毒素细菌的液体培养基用滤菌器过滤除菌,即能获得外毒素。...

http://qihuangzhishu.com/963/61.htm

破伤风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应作彻底清创,切不可自行用不洁布条包扎,更不能用柴灰之类涂敷伤口,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国际单位注射前作皮试。部队指战员、民兵、儿童以及易受伤的工人、农民等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加以预防。成人初次接种皮下或肌肉注射2次,每次0...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69.htm

新生儿破伤风的原因_新生儿破伤风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的细菌死亡、溶解。破伤风毒素经淋巴液中淋巴细胞入血,附在球蛋白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也可由肌肉神经结合处吸收,通过外周神经的内膜和外膜间隙或运动神经轴上行至脊髓和脑干。此毒素一旦与中枢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节苷脂结合,抗毒素也不能中和。毒素与灰质中...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XinShengErPoShangFeng340218.htm

小鼠Mouse;Musculus_《实验动物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反应极为灵敏,如百万分之一的破伤风毒素能使小鼠死亡,这是其他实验动物所不能比拟的。对致癌物质也很敏感,自发性肿瘤多。6.便于提供同胎和不同品系动物。可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不同品系或同胎小鼠做实验,也可选择同一品种或品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yandongwukexue/954-4-1.html

可提高免疫力的刮痧拔罐八大穴位_拔罐养生_【中医宝典】

...科学实验证实,刺激大椎穴对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针刺大椎等穴,可提高补体效价,单针大椎穴可使白细胞增加。 一、头部 百会穴只能刮痧,用刮痧手法的点、按、颤 注:科学实验证实,百会穴对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艾灸‘百会’能使家兔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01.html

破伤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口噤,流涎,甚至全身肌肉持久性强直痉挛,角弓反张,可频频发作,最后语言、吞咽、呼吸均困难,甚或窒息而死。治宜祛风定痉,服玉真散或五虎追风散,或脱凡散蝉衣30克,研极细末热黄酒送下,取微汗。外治宜清创、扩创及敷用玉真散。后期当祛风,解毒,镇...

http://qihuangzhishu.com/192/961.htm

腭舌咽呼吸肌呈对称性弛缓性轻瘫的检查_腭舌咽呼吸肌呈对称性弛缓性轻瘫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标本浸出液饲喂动物,或作豚鼠、小白鼠腹腔内注射,同时设对照组,以加热80℃30min处理的标本或加注混合型肉毒抗毒素于标本中,如试验组动物发生肢体麻痹死亡,而对照组无,则本病的诊断即可成立。 (2)中和试验:将各型抗毒素血清0.5ml注射...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ESheYanHuXiJiChengDuiChenXing338515.htm

共找到313,4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