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又称白芨、甘根,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白及其性凉,味苦甘,入肺经,具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之效,用于治疗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及手足皲裂等症。 市场上有以姜科植物根茎水煮后冒充白及者,使用时须...
...补骨脂又名破故纸、胡韭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其性温,味辛,入肾经,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等症,是一味壮火益土的常用要药。 市场上有以茄科植物毛曼陀罗的干燥种子冒充补骨脂,...
...青风藤又名清风藤、青藤、寻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已或清风藤等的藤茎。每年夏、秋季割取其藤茎,润透切段,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平,味苦。 青风藤又名清风藤、青藤、寻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已或清风藤等的藤茎。每年夏、秋季割取其藤茎,润...
...蛤蚧又名蛤蟹、仙蟾,为壁虎科爬行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雄者叫“蛤”,雌者叫“蚧”。其性平,味咸,入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益精助阳、止渴通淋、定喘止咳的功效。市场上有以鬛蜥科动物蜡皮蜥干燥体冒充蛤蚧,使用时注意鉴别。 蛤蚧又名蛤蟹、仙蟾...
...大戟又称下马仙,每年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其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即可入药。常用于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等症。市场上,有以不同科属的草大戟和绵大戟冒充真品,使用时须注意鉴别。 大戟又称下马仙,《药典》载的...
...玫瑰花又称笔头花、刺玫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脾二经,具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乳痈肿毒等症。 《本草正义》载:“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柔...
...番泻叶又名旃那叶、泡竹叶,其性寒,味甘苦,入大肠经,具有泻热导滞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结便秘、积滞腹胀等症。近几年在进口的番泻叶中常夹杂有多种番泻属(即山扁豆属)植物的叶子,其中大多掺有伪品耳叶番泻叶,使用时注意鉴别。 番泻叶又名旃那叶、泡...
...檀香又称旃香、真檀,为檀香树的心材,《本草纲目》将其列入木部香木类,为理气常用中药。全年均可采收,采伐檀香树后,切成小段。 檀香又称旃香、真檀,为檀香树的心材,《本草纲目》将其列入木部香木类,为理气常用中药。全年均可采收,采伐檀香树后,...
...白扁豆又称扁豆、南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和中、清暑化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症。 《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
...酸枣仁又名枣仁、山枣仁、酸枣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主产于河北、山西、辽宁、河南、山东等地。 其性甘、酸,平。入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主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