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穴名。出针灸甲乙。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前额,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一说“在眉上七分,直瞳子”(针灸集成)。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主治前额痛,目眩,目痛,眼睑瞤动,及近视,夜盲症,面神经麻痹,眶上神...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191.htm

中医词典拼音Z:第十四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灸甲乙,简称甲乙皇甫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1-14.html

汇诸前贤成一统——针灸大成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卷六与卷七记述脏腑、经络、十二穴位及主治;卷八为临床各科病证的针灸治法;卷九包括治症总要、名医治法、取穴法、灸治及杨继洲针灸治疗医案等;卷十主要介绍小儿针灸按摩治法,特别是转载陈氏小儿按摩,是很宝贵的古代小儿按摩专著,对保存古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5.html

气冲穴_胸部腹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气冲穴,出针灸甲乙。出针灸甲乙。别名气街。属足阳明胃经。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布有髂股沟神经,腹壁浅动、静脉,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主治疝气,偏坠,睾丸肿痛,...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26.html

神农本草经的流传变更--神农本草经研究述评之三_【中医宝典】

...□ 张登本 孙理军 汪丹 陕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自从西晋皇甫神农本草经辑录本之内容出现大同小异的缘故。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017.html

黄帝素问灵枢叙_灵枢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次而为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则谓如南阳活人书称:咳逆者,哕也。谨按灵枢经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huxuanjie/1291-3-0.html

序_黄帝内经·灵枢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次而为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则谓如南阳活人书称:咳逆者,哕也。谨按灵枢经曰:新谷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01/2.htm

官方教育--宋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一切制度均仿效“三舍法”。 教材 在教材选择上,针灸科开设有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本草经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等课程。 难经 千金要方 教学方法 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神宗时(1068—1107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8.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临床各科医疗经验的积累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灸科取得显著进展,主要表现在针灸学科的确立。针灸学科确立的显著标志,是针灸学大师皇甫根据灵枢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参考难经等古代医学文献,总结春秋战国以来针灸学的经验与成就,撰成黄帝针灸甲乙十二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2.html

通天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类型,供临床诊治参考。③穴名。出针灸甲乙。别名天臼、天伯。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另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4.5寸(针灸甲乙);或在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千金要方)。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及颞浅...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94.htm

共找到618,0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