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序_《敖氏伤寒金镜录》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则自红而无白苔等色.表邪入于半表半里之间.其舌色变为白苔而滑见矣.切不可不明表症.故邪传于里未罢.则必见黄苔.乃邪已入于胃.急宜下之.苔黄自去而疾安矣.至此医之不根据次.误用汤丸.失于迟下.其苔必黑.变症蜂起.此为难治.若见舌苔如漆黑之...

http://qihuangzhishu.com/285/4.htm

原序_《敖氏伤寒金镜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则自红而无白苔等色.表邪入于半表半里之间.其舌色变为白苔而滑见矣.切不可不明表症.故邪传于里未罢.则必见黄苔.乃邪已入于胃.急宜下之.苔黄自去而疾安矣.至此医之不根据次.误用汤丸.失于迟下.其苔必黑.变症蜂起.此为难治.若见舌苔如漆黑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aoshishanghanjinjinglu5678/285-4-0.html

《温热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看法 论湿邪 察 白苔 黄苔 绛 淡红 黑苔 验齿 辨斑疹 辨白疹 论妇人温病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lun/index.html

肿、舌痛、重强、麻、木、缩_《医法圆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证虽有数端,不外阴阳两法。如肿痛与重者,气之有余也。气有余,便是火,必有火形可征。如缩与强,麻木者,气之不足也,气不足,便是寒,定有阴寒情形可验。治肿痛与重,不外清热一法,如黄连解毒汤、导赤散、大小阴气、黄连泻心汤之类。治缩与麻木、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yuantong/112-3-16.html

舌病原由症治_《幼科释谜》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用苦竹沥浸黄柏末点上.不效.真蒲黄敷之.不过三次愈.内服当归连翘汤.外点绿袍散亦可.盖者心之苗.心热则生疮破裂.肝壅则血出如涌.脾闭则白苔如雪.总宜凉散上焦及心肝脾三经邪热.疏风化痰为主....

http://qihuangzhishu.com/707/119.htm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胸腔积液_《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用青霉素3日,未见明显好转,经×光透视,发现胸腔积液中量。建议行血液透析,患者惧之。前来就诊。面色晦暗,端坐呼吸,喘逆不止,脉象弦滑数。按之振指,白苔腻水滑小便量少,大便不畅。此尿毒重症,水饮射肺,勉拟泻肺行水,以救其急,若不效,宜急行...

http://qihuangzhishu.com/1249/220.htm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胸腔积液_《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用青霉素3日,未见明显好转,经×光透视,发现胸腔积液中量。建议行血液透析,患者惧之。前来就诊。面色晦暗,端坐呼吸,喘逆不止,脉象弦滑数。按之振指,白苔腻水滑小便量少,大便不畅。此尿毒重症,水饮射肺,勉拟泻肺行水,以救其急,若不效,宜急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oshaoqinyian/1249-68-1.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tongue] ,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 兑为口舌。——《易·说卦》 心在窍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有百口,口有百,不能名...

http://hanwen360.com/x/820C.html

中医望诊之舌苔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舌苔是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的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观察舌苔的方法分为望苔色和望苔质。首先了解苔色: (1)白苔: 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948.html

舌苔较厚刮一刮好吗?_【中医宝典】

...性质、变化,来了解人体内脏的寒热、虚实、气血盛衰、病情轻重等情况,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人正常的呈淡红色,质地柔软,活动自如,舌面上铺有一层薄薄的、颗粒均匀、干燥适中的白苔,中医常描述为“淡红,薄白苔”。 正常的白苔不超过1.5mm,如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9.html

共找到33,5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