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汗出不畅,久久湿流关节,脉迟而滑,属寒湿。其微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其剧者宜乌头扬。尝治一吴姓男病,予用净麻黄三钱,生白芍三钱,生绵耆三钱,炙甘草三钱,乌头二枚切片,用蜜糖一碗另煎,煎至半碗,盖悉本《金匮》法也。...
...【方剂举例】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治热痢下重。...
...下痢之证.有白头翁汤.以其解表清里.两擅其长也.白头翁散瘀逐热.是其专功.至解表不过余力而已.一云即柴胡中拣出根有白毛者.或一类二种.故性味亦相似也.)...
...白头翁 二钱 黄连 二钱 黄柏 二钱 秦皮 二钱治肝经热利,后重,渴而饮水,脉象沉细而有力者。此治肝木因热不升之法也。阴升化阳,阳降化阴。不升则陷,不降则逆,逆则生热,陷则生寒,自然之理。唯木气之病,有陷而生寒者,有陷而生热者。当归生姜...
...自汗出,微恶寒,易外感,饮食不思,大便二三日一行。诊其脉,细数中参伍不调,此促脉也。触其腹,腹皮薄,柔软不痛。心电图检查:心房纤颤。观其脉症,病属营卫不和,血虚心悸。盖脾为营之源,胃为卫之本,劳伤脾胃则营卫不和,心神失养则悸动不宁,师《难经》...
...用药,方、证必“求于本” 经方治疗有病原疗法、对症疗法、证候疗法、协助自然疗能之法四种(《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都有其临床价值。但其核心、或者说终极目标应该在于“察机用药”。只有这样才可能如张锡纯般因证、因时用活经方,才可能做到临证不惑,才...
...确有实热者。此等痢证原兼有外感之热,其热又实在阳明之腑,非少阴篇之桃花汤所能愈,亦非厥阴篇之白头翁汤所能愈也。惟治以拙拟通变白虎加人参汤则随手奏效。痢证身热不休,服清火药而热亦不休者,方书多诿为不治。然治果对证,其热焉有不休之理?此诚因外感...
...赞扬的。他的同事刘天骥主任多次向我介绍起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人品,使我对他有了一些立体的印象。天骥为人老实,我相信他的介绍不虚;及至读罢他的大作《经方活用心法》(学苑出版社出版)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经方活用心法》一书,书名...
...十七卷,《金剑疭瘈方》三十卷,《妇人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共二百九十四卷。所谓“经方”,即是经验方。因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为了不断提高疗效,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搜集的。经方,是久经实践检验的效方,它是朴素...
...就在于温通降逆,主治表虚而又有下焦寒饮上逆的奔豚证。如小柴胡汤,其药物配比是柴胡半斤(据中国国家计量总局编写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汉代1斤=250克;1两=15.625克),黄芩3两,人参3两,半夏半升,甘草3两。柴胡为主药,其用量非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