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凤萧》在线阅读

...。本书以才子佳人小说形式,写宋代历史事件——王安石变法,并表现出作者政治观点,这在小说中是不多见。引凤萧 目录◎ 第一回 白眉仙庭燎雪鼓 黄犊客角挂珊鞭◎ 第二回 赠金帛义释飞神 建碑亭爱留隐士◎ 第三回 会计才职失三司 威福权诛行百...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96.html

《师说》写作背景_文言文_【文学360】

...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25.html

苏辙简介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辙则是“小苏”。作品有《栾城集》传世,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 苏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15.html

李觏介绍

...1043)创办“盱江书院”。同年受郡守之请主学事,课业授徒,慕名求学者常有数百人。“为盱江一时儒宗”,人称“盱江先生”。曾巩和任过御史要职邓润甫等,都是他高徒。王安石与他也有交往,其《答王景山书》一文中就提到过自己曾采纳过李觏意见,而...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642.html

戊戌维新解释_戊戌维新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变法活动。亦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改良派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守旧派强烈反对...

http://hanwen360.com/c/354195.html

李觏评价

...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理论基础。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时光如赤溪长流,风月与青山依旧。然而,往事如烟,物非人杳。风月亭,亭以人名,古往今来慕者如云。观景凭吊,睹物思人,扼腕长叹。骚客诗云:“惟昔有鸿儒,其甫曰泰伯。语言妙天下,酌古漱琼液。上排...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649.html

独坐敬亭山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时空背景。...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649.html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何况《琅嬛记》本是伪书,所引《外传》更不知为何书,是不足为据。当然,更重要是应就词句本身来寻绎它内容、推断它写作背景。从上阕开头三句看,决不像柳永《雨霖铃》词所写...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874.html

狱中题壁鉴赏_【古诗文大全】

...和特定心理状态。特别是对这样一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表达正义呼声和抒说自我胸怀作品,更要从作者当时所处背景、环境和心情、心境出发去仔细揣摩。 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619.html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写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著名词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苏轼是父亲苏洵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200.html

共找到846,8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